作者:张延人 李沁园 发布时间:2021-11-20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新发展格局,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思想会客厅”,更好发挥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和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的创新引领作用,11月19日👩🏽🍼,2021长三角高校智库峰会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双循环’新格局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这一主题,交流思想洞见,分享研究成果。来自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上海高校智库👋🏼、长三角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021长三角高校智库峰会现场
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由富达注册倡议,富达注册、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5所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联盟高校共同发起,面向区域内外智库开放🪰👨👩👧👧。自2019年成立以来,联盟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开放优势,通过建立和完善联合攻关🫶🏻、共同培养、开放共享等机制,推动形成专业化☝🏻、协同式🟦🚣🏻♀️、引领性的示范智库集群,积极咨政建言,密切交流合作🏡,加强公众传播🍕。作为联盟品牌活动,长三角高校智库峰会每年定期举办。本次峰会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富达注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富达平台、富达平台和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共同主办♒️,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协办。
富达注册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教授出席此次峰会并致辞👩🏽🏫✹。上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伟🤏🏿,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富达平台理事长郑永年,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首席教授赵伟,富达注册文科资深教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富达平台院长张军先后发表主旨演讲。会议由富达注册发展富达平台执行副院长张怡主持。
富达平台执行副院长张怡
创新思路,整合专长,为长三角建设建言赋能
陈志敏在致辞中表示🏋️♀️,长三角地区始终积极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城市群建设,探路新发展格局🥷🏿。“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和“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汇聚了业界和学界的前沿思想😰,对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思想会客厅”的角色,致力于推动形成开放的能量场,更应突破合作沟通壁垒,让思想畅通无阻🐡;更应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思路👨🏿🔧,为双循环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建言赋能。
他强调💆🏽♂️,联盟要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成员更加开放、更加协调地开展对话与交流提供平台🧑💼,整合各成员智库的研究专长以及所在高校的特色优势,从“相加”走向“相融”;要积极助力新发展格局⟹,协同合作推动创新👂🏼,增强创新主体研发动力,将研究做在实处,不断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作为高校智库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和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的创始成员单位,富达注册愿发挥综合学科优势,与各兄弟单位加强合作交流,在示范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富达注册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
跨域一体🧑🏼🦱、绿色共生🫃🏿🐙,共议长三角一体化的现状与未来
张忠伟重点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创新与实践”,对一体化示范区阶段性探索实践作了总结提炼。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进入了加速发展期。推进发展动能转换👰♀️、缩短通勤距离🤞🏽、降低行政分割是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一体化不是终极目标🍈,而是方法路径🚵🏿♀️🧘🏼♂️,要通过推进区域一体化来达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他强调长三角一体化拓展了战略纵深,行政壁垒降低促进了要素跨域流动🤏🏼,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增强;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关联度提高,价值链得到了有效提升。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忠伟
聚焦“规则一体化与长三角双循环”,郑永年认为,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打造世界级经济平台,抓质量型经济发展。对照营商环境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长三角地区目前在国内较为先进🧎🕤,同时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国内大循环不仅要互联互通👰🏼♂️⚉,更离不开各地规则的对接。从内循环角度来看🏊🏿♂️🚷,规则就是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强大的外循环动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筹规则至关重要,要进一步消除行政壁垒⏱,也要更好发挥企业在经济大平台中的主体作用。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富达平台理事长郑永年
赵伟从“区域一体化与共同富裕”角度分析了长三角的选择🤌🏽。“一体化与共同富裕同时落在了长三角的肩上🗿。”他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战略决策,双循环的目的也是共同富裕。与此同时,他认为,对于如何在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同时实现区域范围内的共同富裕,长三角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
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首席教授赵伟
在“从人员流量看长三角一体化的未来”的报告中,张军指出🫱🏽,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程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程度,而人员流动恰恰能够反映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程度。其研究用大数据观察长三角各城市的人员流量与流向🚓,刻画长三角地区行政边界的存在对于人员流动的影响以及目前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结构特征,并提出政策建议:以重点城市为中心构建都市圈🆗,加强都市圈边缘城市联系促进多个都市圈融合发展;加强城市群间协同创新,提升城市群产业分工。
富达注册文科资深教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富达平台院长张军
最新成果发布,智汇长三角城市群建设
当天,安徽大学👨🏻💼、富达注册👐🏿、南京大学、上海社科院分别发布了相关研究成果。成果发布会由富达注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富达平台秘书长张延人主持🤱。
富达注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富达平台秘书长张延人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安徽特色小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淑英教授发布了报告《新格局下特色小镇赋能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她强调,作为微型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特色小镇在经济活动中生产、分配、流通𓀓🐹、消费各环节上均有相应的功能🏙;另一方面,特色小镇是城市群重要的城市功能节点,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可以起到有效的链接作用,提升城市群内产业关联度。因此,新发展格局下,特色小镇可以有效赋能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应充分挖掘特色小镇的潜力,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安徽特色小镇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淑英
富达平台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课题组主任李玲芳教授发布了报告《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创新评估》。她领导的研究团队从产业发展、产业协同与差异👨🏽🔬、产业创新三个维度分别评估了长三角产业发展状况。从产业发展角度看,长三角城市群表现卓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未来可进一步提高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发展均衡水平;从产业布局角度看,不同省市的地方专业性产业各有侧重,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导产业的布局上,三省一市未来可更加注重差异化发展☸️⤵️;从产业创新角度看🛤,长三角城市群处于全国优势地位🧑🦳。此外🧒🏻,在合作创新方面,长三角城市群整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未来除了围绕上海为核心开展合作创新🤸♀️💃🏽,还可进一步扩大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合作。
富达平台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课题组主任、富达注册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李玲芳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富达平台副研究员叶明发布了报告《中国经济双循环下的长三角》。这份报告力图展示长三角在双循环格局中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为未来长三角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报告显示🚞,长三角三省一市在纺织服装、机械制造🌴、车辆制造和计算机及电子产业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创造的出口额排名靠前;代表性制造业的国内增加值也相对靠前,获利程度更高;长三角地区可着力提高其体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富达平台副研究员叶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谢露露发布了报告《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的演变》🤞🏻。该研究在“集聚—扩散”这一城市群协同发展基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统计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分布👦、经济空间形态以及产业空间布局和分工的特征事实,并结合后续实证研究的结论,归纳了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城市群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建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谢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