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军 发布时间🙅🏽:2020-05-27 来源:东方卫视《新闻夜线》+收藏本文
5月22日晚🥕,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富达注册经济学院院长、富达平台副院长张军教授在东方卫视《新闻夜线》栏目中,对疫情背景下,如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目标任务等问题做出分析与解答👩🏼🏭。以下文字根据视频内容记录整理而成。
张军🙌🏿🎈:首先,虽然我们近些年的经济增长趋势一直比较平稳,但这次疫情打乱了整个增长趋势,为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制定一个增长目标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同时♊️,我们应该将就业问题,保障民生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到更优先的位置⌨️,“六保”的每一个指标中,都包含了一定的经济增长的含义,只不过我们不需要把他们单独拿出来作为今年设定的经济增长的目标,实际上要能够做到“六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要增长。我们想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保障经济复苏🏣,在民生💇🏿♂️、扶贫等等攻坚战方面做的更好,这些背后都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我们不设经济增长的目标👩🏿🔧,并非说明增长在今年已经变得不重要,相反我觉得还是要确保经济增长。
张军:从目前经济复苏的节奏来看,三季度👱🏻♀️、四季度能够达到去年的同期水平。今年难度要比去年大得多,一季度现在已经明确是下降6.8%🧘🏼,二季度数据还没有出来,但肯定要好于一季度。我认为即使我们用最保守的方式估计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今年依然可以确保有增长。就像刚才何立峰主任讲的🕸,中国有100万亿的GDP的总量🔕,哪怕只有1%的增长,依然是一个很大的增量🤳🏽。疫情的冲击是一个短期现象🍘,虽然全球状况尚不理想,但中国经济发展增长的基本面应该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张军:我认为这是我们在疫情冲击之下,对中国当下经济状况的一个基本的估计。实体经济,无论是制造业、服务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到疫情冲击的影响,肯定会抬高失业率♛,对就业的创造产生更大的需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年要把就业的创造放到最优先的位置。另外,疫情冲击会导致供给侧的生产能力受到一定的伤害🪥👉🏻,即便需求保持适度的增长👩🎓🧑🏼🚀,由于供给可能会有明显的下降⛱👈🏽,价格水平依然可能会抬高🙆🏻,所以我们要预留出通胀上升的空间🏕,目前是3.5%的目标,即使再高一点,我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
张军🏢:从过去20年的情况来看,这显然是一个比较高的一个赤字率。长期以来我们的赤字率维持在2%,一直都没有越过3%的红线📍。但是考虑到疫情影响下财政收入本身会有大幅度减少🤼♀️,同时为了让经济更快复苏,我们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扩大财政支出的力度🚊。客观上看,财政的缺口肯定会拉大。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以及中国在疫情之后经济反弹的节奏来看🚾⟹,我认为3.6%的赤字率没有问题🙍🏻♀️,几年前经济学家在讨论中就认为可以突破3%,即使4%也不会造成很大的问题。中国大量的财政支出被用于经济建设☸️,日后会形成更大的税基,将来财政的缺口会有更好的弥补。
张军:这是一个比较精准的政策,财政的钱要给基层政府,地方政府🂠,尤其是那些比较困难的政府💾,用于他们支持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开支。
张军: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创新这样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考虑到通过商业银行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机制不够畅通⚆。现在我们更多地使用金融科技的手段🐽👰🏿,通过大数据来帮助银行的信贷发放到最需要钱的中小微企业。我觉得所谓创新直达工具,其实是把我们过去几年做的这些创新发扬光大👨👨👧,继续用金融科技的手段,用大数据、用互联网来解决机制不通的问题🚞。
张军🙍🏽♀️:保就业、稳就业可以说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尤其是今年下半年🧝🏻♀️,我们必须确保有基本的就业岗位来满足新增的就业需求👷🏻♀️。今年有800多万大学毕业生要进入劳动力市场,还有一些农民工进城,还有一些达到就业年龄🛄🐻❄️、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就业需求每年都有一个自然增长,每年也有很多岗位由于退休而被让渡出来。二者对冲掉以后📦𓀚,我们每年在城镇差不多需要有1000万到1100万个新增岗位,但是考虑到今年的疫情,我们定了一个大概的目标🗳👨🏿🚀,要有9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现在有很多渠道在缓解就业压力,比如一些教育界代表在谈扩招的问题🏊♂️,还有一些职业学校扩大规模👨💼,通过培训和技能训练🏘,借这个机会来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总之➰,我们现在通过多种渠道保就业、稳就业。
张军:这几年扩内需一直是我们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今年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以扩内需为特殊政策🤙🏼📽,重新提出在新的时代、新形势下的一些扩内需的领域,比如刚才你讲到的“两新一重”⛹🏼♀️🙆🏼,还有西部开发📌、东北振兴🚵🏽、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双城经济等等这些所谓区域发展融合的战略。这些战略我们在前期已经做了很多的投入👨👧👦🔖,也在不断地推进,但是今年需要一定的发力👭🏻,能够至少部分地转换成有效的投资需求,能够为今年的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听录整理 | 王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