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ATASHA KASSAM 发布时间:2020-06-24 来源🦁🧙🏻: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收藏本文
本文编译自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刊登的GLOBALISATION'S STILL NOT A BAD THING,原文作者为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研究员娜塔莎·卡萨姆(Natasha Kassam)。罗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是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的无党派、独立的国际政策智库,为澳大利亚和国际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旨在促进澳大利亚与各国的多元国际对话🏊🏽♂️、加强澳大利亚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
新冠疫情的到来标志着全球化黄金时代的衰落。当前😁,世界范围内保护主义抬头🦎,国与国之间壁垒加深,旅游业逐渐衰退,医疗用品被大量滞留在港口🌀。在疫情面前,各国呈现出各扫门前雪的景象💆🏻。
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危机以及中美贸易战等问题,“全球化”一直饱受诟病。对全球机构及全球贸易体系的仇视似乎成为部分国家的政治特征。随着对全球化的担忧加剧🧔🏼♂️,对所谓全球主义者的攻击也随之而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观点称🪚:“未来不属于全球主义者🤴🏿,未来属于爱国者3️⃣。”
疫情对全球化体系及中澳关系造成冲击🧔,但澳大利亚并未因此切断与全球化的联系。
相比之下🧑🏿🎤,这种观点对澳大利亚民众的影响则较轻。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民意调查显示🤷🏽,70%的民众认为全球化对于本国大有裨益💃🏼,这一结果相比于2019年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尽管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主张💹,对移民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但澳大利亚民众仍支持自由贸易。尽管国内一直存在潜藏的反移民情绪,但多年的民意调查表明🛰,大多数民众都认可移民为澳大利亚的富强做出的贡献🥘。
澳大利亚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之间关系的紧张化👆🏻,可能进一步加剧其对全球化的不信任🐔。关于牛肉和大麦出口的争议可能仅仅是个开始🥼。大多数民众对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对中国的过度依赖已经开始有所忧虑。近期澳大利亚外贸逐渐收紧的局势则加深了这层忧虑👕。但在当前局势下,恢复经济🤯,建立经济关系才是当务之急🤲🏿。像特朗普总统那样威胁“切断整个关系”的观点,在澳大利亚社会几乎得不到支持👩🏼🦱。
疫情加剧了社会偏见,致使澳大利亚华裔遭受一定程度的冲击。
几乎所有国内民众(93%)都认为,澳大利亚在疫情应对方面表现很好,但对其他国家的反应感到失望。作为与澳大利亚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并身处同一联盟🎻、并且彼此共通情报的国家,英国与美国对疫情的应对令人失望。只有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亚民众认可英国对疫情的处理🤷🏼♀️🤳🏿,美国的成绩则更糟糕🦸🏻。
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对危机的应对并不出人意料👨🏿🚀。领导人热衷于加强边界和筑墙,面对这种大流行疾病时却没有能力与之抗衡𓀖📇。美国、英国以及巴西、墨西哥等国民粹主义的领导人应对疫情的举措是严重不足的。发生在美国的悲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疫情来袭🚵🏻,近150万人感染,8万5千人死亡🍵🧥。这种情况下,公众难免将注意力转向国内𓀅。疫情当前,去全球化听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吸引力🏄🏻♀️。摇摆不定的民粹主义者无法通过煽动和蛊惑民众的手段抗击疫情🙅🏿。其只能将指责抛向四面八方👵🏼。这加剧了现有的偏见。其中,亚裔美国人遭受了难以置信的连带伤害👐🏽。澳大利亚领导人基本上避免了对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指责📺。然而🥊,澳大利亚也未能完全从对亚裔澳大利亚人的种族主义攻击中幸免。
尽管新冠疫情对全球化造成严重打击,但澳大利亚依然呼吁加强全球合作。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虽然在过去曾大肆批评国际机构。但是👩🏻🦲,当美国在危机中停止为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资金时👮🏿♀️,澳大利亚却有效仿。澳大利亚民众对本国政府和首席医务官、乃至世界卫生组织(WHO)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
尽管新冠疫情暴露出全球化体系的脆弱性和深层裂痕,但澳大利亚依然呼吁加强全球合作。大多数人(53%)在此次调研中表示,“我们需要更多的全球合作,而并非像这次危机中这样,各国都独立行动,并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支持全球化的政治主张未来可能并非主流。中美关系正在不断倒退🤷🏻🧔🏼♂️,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也可能受到影响🖐🏼。据估计,今年全球商品贸易将收缩30%。伴随着供应链的断裂👩🏼🔧,澳大利亚甚至开始考虑制造业主权的问题🦸🏼♂️🏊🏼♀️。疫情对全球化造成了严重打击,仅凭澳大利亚一国的力量不足以修复。作为一个贸易国🏘,澳大利亚只有通过融入全球化才能取得成功——即使遭受新冠疫情也无法动摇这一基本方针。对全球化的认同已经融入进了澳大利亚的民族性格中,即使面临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冲击,澳大利亚依然支持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