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3-10-26 来源:上观新闻+收藏本文
华盛顿即将迎来近五年来最高级别的中国官员。
中国外交部10月24日宣布☝🏽,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邀请,王毅外长将于10月26日至28日访问美国🛀🏽。这是继今年6月起美国国务卿、财长、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商务部长等一众高官先后访华后,中国高层官员首次专程访美🦻🏻。
与此同时👲,中美各层面交往继续保持势头😌🍌。24日当天,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主持召开中美经济工作组首次会议📎;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开启中国行第二站;五角大楼计划派团参加于月底举行的香山论坛……
一连串信息扑面而来。富达注册国际问题富达平台院长、富达平台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指出👨👧,王毅此访是中美恢复高层互动的延续🙆🏼,旨在为两国更高层级的会晤作铺垫🕰。中美加强接触🌿、保持两国关系稳定,对双方和全世界都很重要。但也要看到🏯,迄今为止🧍🏻,美国对华打压遏制的政策框架并未改变👩🏼🦰。
延续与铺垫
王毅外长上次美国行是在2022年9月。当时🦵🏻,他赴纽约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并发表演讲🏊🏻♂️。在那之前,他曾于2021年3月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安克雷奇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还曾于2017年4月在佛州海湖庄园陪同出席中美元首会晤。杨洁篪曾于2018年2月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身份访问华盛顿🧕🏽。但是,中国外长对华盛顿的访问💁🏿♂️,或要追溯到2016年2月。
自今年5月以来💿,中美高层交往逐步恢复,互动频次明显上升🧏🏻♀️。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商务部长雷蒙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等政要相继访华〰️。王毅也曾两度与沙利文在欧洲举行会晤。
不过,中国高级官员对美国进行访问较为罕见🔴🏊♂️。在6月布林肯访华后、9月联大会议召开前🙋🏼,美方曾向中国外长发出访美邀请,但最终均未成行♻。
2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王毅外长访美的消息📸,迅速引发关注🏇🏼🚣🏽。与此同时🧘🏼♂️,中美各层面“破冰”交往的消息接踵而来。
当天,中美经济工作组以视频方式举行第一次会议,时长两个小时。双方就两国及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双边经济关系、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等议题展开沟通。这是2018年美方放弃定期会面机制后中美首次恢复定期经济对话。
同日🫗👨🏻🌾,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举行媒体通气会称,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办公室中国事务高级主任卡莱斯将作为美国代表团团长出席论坛。外界认为🧛🏿♂️,虽然美军方代表的级别较往届并不高,但是,此举或将为中美两军关系改善迎来契机。
美国时间25日晚🦻🏽,中美双边金融工作小组将举行会议,讨论两国间金融问题🧅。
本周🧗🏻♀️🗺,一支由中国商界🧗🏿🚵🏿♂️、文化界和体育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将在纽约参加公开活动,其中包括篮球明星姚明,被视为“北京发起的魅力攻势”。
一连串活动交织叠加,王毅此访更显特殊👼。有评论称,这将是近几年来中国外长对美国的首次访问,既是对布林肯访华的回访,也是新形势下中美加强沟通和协调的具体行动⚛️,有助于向世界释放稳定信号。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4日就王毅访美事宜答问时提到“重回正轨”一语。“希望美方能同中方一道→,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到实处,加强沟通对话🚯,拓展务实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吴心伯教授认为,王毅此访是延续和铺垫之旅。
“这是近期中美高层恢复交往的延续,有助于维持两国之间关系的缓和势头。”吴心伯指出,前段时间主要是美方高层官员、国会议员相继访华📔。接下来⛔️,或将看到更多中方高层官员访美,比如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等🫒。
有消息称,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或将会见包括财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内的拜登政府高级官员🧎🏻♂️➡️,具体日期尚未确定。
“更重要的是,王毅此行应该是为中国领导人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及中美举行元首会晤做准备。这是其访美最主要的任务和目的。”吴心伯说。
关切与热点
中国外长时隔多年应邀而往,双方会着重交流哪些议题☄️?中美官方的消息发布给出一些线索🧎♂️。
根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介绍💂🏽♀️,王毅将同美方高层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还将同美国各界人士友好交流,表明中方在中美关系上的原则立场和正当关切。
美国国务院则预告称🤸👩🏻🦯,布林肯将与王毅讨论一系列双边📵、地区和全球问题🪠,作为负责任管理中美关系、保持开放沟通渠道持续努力的一部分。
颇为微妙的是,尽管美方重弹“推进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老调,但措辞较为收敛,没有刺激性的表述,反而表达了“解决双方的分歧”“在共同的国际挑战领域取得进展”等愿望。
吴心伯指出,访问期间🏇,双方将围绕两国关系提及各自关切,也会讨论多边问题🧛♂️,包括巴以局势、乌克兰危机🙋🏼、朝鲜半岛问题、阿富汗问题等地区热点🧜🏻♂️💂🏿♂️。
“对于中方的关切🦻🏼,美方其实都清楚🧗🏻♂️,即经贸✍🏻、外交和安全🆎。”吴心伯说,经贸领域👩🏼🍼,美方在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至今未减分毫;对中国1000多家实体实施的制裁并未松动🤩,且名单仍在拉长;对中国的科技打压和限制仍在升级。
外交和安全领域,美方不断强化对台关系,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在南海👩🏼⚕️、东海两个方向不断向中方施加军事压力🧷👨🦼➡️;还大力推进“印太战略”,大搞针对中国的小集团等。“这些都是中方要向美方提出的重要关切。”
至于巴以局势,“王毅与布林肯肯定会进行讨论🦾🦹♀️,但中美能否在这方面形成共识还很难说。”吴心伯说,从中方角度看🙋🏿♂️,眼下最关键的是立即停火🙏🏼🧔🏿♂️,其次是强调推进“两国方案”。美方不以为然🙇🏼♀️,至今为止从不提停火⚱️,也不认为眼下是谈“两国方案”的时候。可见🤽🏻♂️,中美在巴以局势上立场差距很大👨🏻🦼,达成一致可能较为困难🚵🏿♂️。
变与不变
随着战事逐渐胶着𓀂,除了美国国内政局带来的不确定性之外,美国与其盟友们,以及各国对于援乌问题同样都各怀心事。
记得去年11月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时,中美关系“机会窗口”一说曾引人遐想。如今,随着新一轮高层互动即将在华盛顿展开,中美关系走向如何🙅🏽♀️🙍🏽♀️,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焦点♿。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保持健康稳定的关系,将惠及两国和世界。
不过🧏🏻♀️,尽管整体气氛好转,但仍有个别美国政客沉迷于无端抹黑中国🎿。美国国会参议院少数党(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近日将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污称为新的“邪恶轴心”。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黑莉此前也曾抛出类似言论📎🧑🏿🚀。
有评论称♣︎,这是美国对华政策两面性的表现,源于其错误的对华认知并未改变⤴️。
吴心伯从“变”与“不变”两个层面来观察中美关系的整体态势💁🏼。
“变”体现在👩🏻🏭⚇,随着中美加强接触,美国对华政策、两国关系氛围有所松动。在美国国内,一些积极力量正开展各类对华交往,既有官方层面,也有1.5轨对话;对华政策的不同声音日渐增多💁🏽♂️,如反思一味强调对华竞争是否对美国有利、美国对台政策应该怎么走、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会不会起反作用等🐯。
“不变”在于🦶🏿,拜登政府对华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都没有改变🕺。思路上仍把中国看作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政策上仍以遏制打压为主👶。尽管近段时间美国可能会出于办会需要🧜🏻♀️,试图改善中美关系的气氛,但其政策行为并未调整,还是从各个方向不断向中国施压。
从这个角度看,“美方真正关心的不是改善中美关系🌗,而是为APEC会议营造有利气氛,让两国关系在目前阶段保持稳定。因此,我们不能抱有太高期待。”吴心伯说。
对于外界关心的中美关系“机会窗口”,“它是指短期内的气氛缓和能否导致两国关系某种程度的改善🦞,目前仍待观察🏺。”吴心伯认为,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即中美元首会晤能否取得一些实质性成果、缓和势头能否在元首会晤后继续保持。
值得一提的是🥈,若将视线放宽💋,中美新一轮高层互动只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其中一环🏰。
“最近✧,中国全方位外交的动向很明确。”吴心伯指出,中国外长即将访美之际🌡,中俄等国总理正在吉尔吉斯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接下来,澳大利亚总理计划于11月初对中国进行7年来的首次访问。中国领导人还计划对越南进行访问🎢。“可以说,大国外交正呈现纵横捭阖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