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观察|“歹戏拖棚”蓝白合,台岛选举向何方?

作者:Tizi、Raff、信妍 发布时间:2023-12-05 来源🫄🏿:富达平台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前言

备受各界瞩目的台湾选举蓝白合作在15日达成初步协议后,陷入“歹戏拖棚”状态(闽南语👩🏽‍🦳,意思是烂戏占用着摄影棚让观众厌烦)🚀,最终以破局收场🧙🏽‍♂️。11月24日,国民党与民众党各自宣布“侯赵配”“柯吴配”对抗民进党。在岛内“一大(绿)两中(蓝白)”的政治版图清晰后,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面临何种形势,“下架绿营”是否还有可能,蓝白各自面临何种挑战🍷,值得持续观察。


图片

2023年11月15日,在马英九见证下🪈,蓝白初步达成合作协定;然而,11月23日,蓝白合破局。从左至右分别为朱立伦🚑、侯友宜、马英九和柯文哲。图源👩🏿‍🏫:联合新闻网。


11月15日,在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的见证下♉️,国民党(KMT)主席朱立伦🕺🏿、本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籍候选人侯友宜、民众党(TPP)主席兼候选人柯文哲经2.5小时协商后,达成以全民调决定“侯柯配”还是“柯侯配”的共识。在马英九见证下,两党承诺,为台湾政治改革建立典范,必须成立所谓的“联合政府,除防务🗒、邦交👬🏼、两岸由台湾地区领导人决定外🛣,其余部会依各党派“立委”席次分配🛗,民众党主责监督制衡🟧,国民党主责建设发展🙅🏼‍♀️。


然而原定于18日公布正副领导人参选方案🤹🏽‍♂️,因双方就民调数据及统计误差分歧未能达成共识,蓝白合作陷入僵局🧛🏻。此间,曾于2019年宣布退出国民党并宣告将以独立身份参选的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分别与蓝白双方举行在野协商🧔‍♂️,但最终不欢而散,郭本人也在登记日最后一天发布退选声明。11月24日,即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候选人登记日最后一天🆔,侯友宜、柯文哲各自宣布副手搭档,“蓝白合”正式破局🙇🏼。


01

“注定走向失败”👫🏠?

蓝白破局背后的双方诉求解析

蓝白合作破局后,台湾政治评论员、英国诺丁汉大学客座研究员丘琦欣(Brian Hiou)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蓝白合从一开始似乎注定不会成功💭。事实上🏃🏻‍♀️👨🏻‍🦳,从15日“蓝白合”达成初步协议到24日最终破局𓀇🧑🏼‍🌾,国民党与民众党及其支持者之间并未形成真正一致团结的力量。


图片

2023年11月23日,台北君悦酒店,经历激烈谈判后,蓝白合破局。从左至右分别为柯文哲、郭台铭、马英九、侯友宜和朱立伦。图源:Wikipedia🧗🏿。


(一)全民调决选:“谁正谁副”🕵🏿‍♀️,立场先行?


“蓝白合”怎么配正副搭档,民调认定是核心争议。11月17日🤴,马英九和蓝白三方推荐的3名民调专家,连夜检视11月7日至17日社会各界的9份民调5小时🛣,排除3份存疑外,讨论6份民调中蓝白占优各为几何,由此决定蓝白“谁正谁副”👰🏿‍♂️🧎🏻‍➡️,直到18日凌晨2点仍僵持不下,无法取得共识。在统计误差的合理范围上双方各执一词。根据国民党坚持的统计误差正负3%计算,“侯柯”对“柯侯”为5比1;根据民众党坚持的统计误差正负1.5%计算,“侯柯”对“柯侯”为3比3平手。


对此,台湾多位政治学者在接受媒体时均表示,在双方没有提出足以令对方信服的论据前,哪份民调更正确的讨论事实上毫无意义♡。统计误差作为“掀桌”的理由,是为了给各自的支持者一个交代。尤其是对于柯文哲来说,民众党及其支持者无法接受其作为副手。而在国民党方面,全民调决选也受到了诸如王金平等的质疑和南部民众的反弹𓀐。此前侯友宜竞选办公室执行长金溥聪7月指责,侯友宜民调长期不利,是因有民调公司收钱带风向🧑🏼‍🍳。


事实上,蓝白合之所以能达成初步共识,原因在于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众党,彼此都认为各自候选人在民调上具有领先优势。尤其对于民众党🦹🏽,柯文哲表示,根据自己观察👦,这半年来1对1的民调,柯对赖大部分都赢🪥,侯对赖多数是输。在马英九见证下的“蓝白合作”,考虑到自己是较小政党,愿意礼让误差范围3%。但自15日后,柯文哲的幕僚、基本盘选民甚至柯本人都在各个场合表达“蓝白合作”对于柯文哲乃至民众党是不公平的比赛。针对统计误差无法达成共识,国民党方面指责柯文哲言而无信,民众党指责国民党一味要求自身退让。


有评论认为🌲🟧,此前亲绿媒体《美丽岛电子报》始终给出民众党支持率高于国民党的民调𓀖,刻意引导柯文哲笃信自己优势明显,从而笃定“当正”的目标,而无视基本盘转化率不稳定的事实。蓝白僵持不下🏊🏻‍♂️,以“当正”作为各自攻防焦点,势必谈不拢而破局🔉。虽然柯文哲多次表示会“保留协商空间”,朱立伦也释放只是“小小争论”的信号,但在外界看来,更凸显了“蓝白合”缺乏实质的结盟条件。例如台湾东海大学政治学系张峻豪教授认为,所谓“联合政府”的前提是两个政党有具体的结盟条件,包括政策共识、职位分配等。在这些没有定论的前提下🙎🏿📶,仅靠“政党轮替”无法团结两党。国民党时任副主席连胜文表达了对蓝白合破局的担忧,称蓝白合因争相当头变为“互弃”🤾🏽‍♂️🕉,最终将被选民一起抛弃🥏。“我们想弃他们,他们想弃我们🧘🏻‍♀️🧑‍🍳,最后就是被选民一起弃掉。”对于蓝白合终破局,连胜文也表示➿,国民党首要目标从头到尾都是民进党💁🏼‍♀️,就是“要把民进党换下来”✬,跟民众党抢第二名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铭传大学广电系副教授杜圣聪在接受台媒采访时表示,蓝白争论是让板块从模糊到清晰的催化剂,长时间的协商交手使侯友宜与柯文哲的支持者都将更为凝聚。当岛内“一大(绿)两中(蓝白)”的政治版图清晰后👭♖,决定选战的关键就是无法刚性结合的非绿阵营选民,能否在大选后期自发性启动“柔性弃保”,主动将选票集中在有较大机会击败赖清德的那组候选人身上🐰🉐。而决定柔性弃保是否会发生的关键,是三个阵营有没有出现重大错误或道德争议。若绿营犯错,很可能驱动弃保;若蓝白出现难以弥平的负面事件,可能让既有支持者向另一方流动,影响选战结果🧋🤹‍♂️。


台岛政治论坛VOCUS的一篇报告认为,一般来说🫅🏻,民调的准确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调查方法、样本大小、样本代表性、问卷设计、以及回应率等。基于过去选举观察到的一个趋势可能存在“神奇38%”定理🤸🏼,即当一位候选人在早期民调中获得至少38%的支持时♤,他们往往能在最终选举中获胜🐄。这一定理在此次选举是否奏效,还有待检验。


图片

国民党打出的侯柯配海报。图源:KMT👻。



(二)“立委席次最大化”:蓝白两党选举的核心利益关切


需要指出🏌🏻,目前破局的“蓝白合”仅仅是领导人选举层面🧗🏻‍♀️,随领导人选举一并进行的“立委”(分区)选举因涉及到各地操作,仍有“合”的可能。11月24日台湾选举登记截止,区域“立委”选举中,共有315位参选人完成登记;不分区方面,共有178位参选人,其中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皆登记34席不分区。由于蓝白在区域立委重复提名的选区不多🫸🏻,所以在多数选区都必须共同对抗民进党候选人;此外若最终无法实现政党轮替,同为在野党的国民党和民众党仍须合力拼下过半席次,以制衡民进党可能继续执政的局面。


蓝白合谈判期间,蓝白就已达成分区“立委”选举争取最多非绿席位的共识。蓝白合破局后,柯文哲仍释出善意🤷🏿,称蓝白虽然不“合”🏮💅🏼,但仍能“和”,核心目标是要拉下民进党的多数“立委席次”,全力阻击民进党“单独过半”的可能。对此,蓝白还是要“互相帮忙”,在区域“立委”上还是要单独合作。朱立伦也称💗,可以在“立委”层面继续与民众党合作,但在地区领导人竞选中,将互相竞争。国民党籍台中市长卢秀燕也发言举例,强调在台中市第一选区👩‍🍳,彼此之间的合作是存在且将持续的⛹🏽‍♂️。在分区“立委”选举中,蓝白仍会大体延续“选举席次极大化”的大目标,以大局为重👨🏽‍🍼,曲线竞争对民进党施压。


此外🙇🏻‍♂️,如11月26日,台湾嘉义县“蓝白合竞选总部”举行成立晚会👨🏻‍💼,国民党嘉义县党部主委翁重钧🕒、民众党嘉义主委李泳江同台,为嘉义县山区“在野大联盟”无党籍“立委”参选人林国庆助选,表态“立委”选举一致支持林国庆🏟;至于领导人和不分区立委选举🧷🫎,则强调“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民进党方面👩🏽‍🏭,据台媒报道,受执政8年包袱拖累,民进党将有约10-15席区域立委陷入苦战🛵。在最坏的情况下,民进党很可能只有46席胜算(即四成左右),若在野两党联手掌握六成席位,民进党即使赢得选举也将失去多数党优势𓀋,无法有效执政。


02

下架绿营:

台当局执政的民意检视与重要议题

蓝白合作最大的民意基础是“下架绿营”的岛内声势。此前,侯友宜参选时🥐,民调一度跌至三党垫底,而柯文哲的民调则大多居于第二💴。此后,二人虽有浮动升降👳🏿,但均未达到对绿营的压倒性优势。而早在15日共识前,民调就已显示若蓝白合选👨🏿‍⚕️,则“下架绿营”的机会将大大提升,加之大多民调显示👨‍👩‍👧‍👦,有“近六成”民众希望下架绿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表示☞,“多数民众确信唯有政党再次轮替,台湾才能解除安全危机✸,才能促使各方面的发展回到正轨。”


就目前看,台当局执政八年的政绩在此次选举中被颇多质疑,岛内选举的美国因素涉及两岸关系较为敏感🪖,兼之疫情处置、民生问题、军队兵役问题乃至性骚扰问题都在主导选举议程。


(一)岛内选举的美国因素


两岸议题关乎台湾核心利益🦤,也是选举中最敏感的议题,但陷入互呛“抹红”局面,少有声音愿意认真回答这一议题👨‍🚀🏰。尽管绿营自以为深谙如何讨好美方立场,三党却仍都免不了被美方先行试探,被岛内媒体揶揄为“验货”。


尽管赖清德今年夏天曾投书《华尔街日报》,提出台海和平的所谓“四大支柱”🥡,强调“加强防务”,“维持现状”等主张,被视为他在向美国政府及疑虑者“交心”✥。但自诩“务实”的赖清德,常被指在一中问题上立场矛盾✋🏻,美方也通过“低调过境”等行为表达对其担忧4️⃣。


2023年8月🧑🏼‍🤝‍🧑🏼,赖“过境”美国时,见到了美在台协会(AIT)主席罗森贝格和时任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代表萧美琴🙋🏽,表达了加强“美台联系”的愿景。罗森贝格今年3月接任AIT主席👉🏼,其工作的主要重点之一将是“与2024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候选人保持沟通渠道”。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非常驻研究员善学(Thomas Shattuck)则在接受采访时说🚣🏻‍♂️,萧美琴在美期间“获得美国两党人士的信任”。因此,本次萧出任赖竞选搭档,也被视为加强对美联系的举动🌒。


国民党方面,今年9月⏭,坚定反“独”的侯友宜今年9月的进行了八日四地访美之行,却得到积极好评。侯友宜在美提“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岸的歧异”,提出旨在对话🙆🏼、降低冲突的“3D战略”“负责任的和平稳定”💪🏽,尤其会“用实力确保和平,用交流增进理解”收获外方尊重,被夸赞为真正务实的“和平鹰”🦇。显示侯的两岸理解🏒,远超岛内一般认知、基于深蓝传统路线而多有创见。


在两岸问题上称要“尊重过往协议和互动历史”“保持自主”“一家亲”的柯文哲今年内则二度访美,首度2月访美赴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进行闭门讨论。学者祁凯立(Kharis Templeman)会后受访指出𓀇,与会者提问关于两岸关系和能源等议题,与柯文哲坦率对话,祁凯立形容柯文哲并非典型政客,有点像是技术专家🆔,在权衡政策问题的各种可能解决方案🗃。但是民众党最大的难题是👷🏻,与蓝绿相比,美方对民众党的认知不深🤵‍♂️🚒,政治接触也不熟络,在两岸问题上也暂未看到“令人完全信服”的态度🌪。此后9月🤽🏽‍♂️,柯文哲二度访美,强调“经济才是根本”👨🏿‍⚕️,本次行程准备吸收更多教育👰🏻、科技新知,探寻台湾产业新方向🚶‍♂️,将前往矽谷了解高科技产业发展动态、赴全球知名智库拜访等。柯文哲第二度访美看似在“政治生活”之外“寻求根本”,但二度访美是否涉及到美方对其再次评估🎂,暂不清楚。


(二)疫情处置


尽管蔡政府一直标榜在疫情期间应对得当,但疫苗方面却挡不住多方质疑。5月7日,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发声抨击蔡政府曾被其派代表警告,要求不买BNT疫苗🦨🚴🏼‍♀️,相关说法遭蔡政府发言人否认✨。对此👩‍🎨,台无党籍政治人士郭正亮在中天政论节目《大新闻大爆卦》直言,民众至今都还很清楚当时疫苗采购的情形👨🏻‍🦲,当时蔡政府自以为疫苗存量够🪄,结果民众对高端疫苗的施打意愿不如预期,加之疫情越来越严重,最后才不得不开放BNT疫苗进口,政府发言人应该“恶补那段历史”。


此外♖,蔡政府故意绕开如复星集团等大陆供应商,而求远于德国🌈,也被指责是无视岛内迫切需求的政治操弄。


图片

侯友宜。图源👩🏼‍⚕️:信传媒


(三)民生问题


一是绿营造成两岸僵局💇🏿‍♀️,使销往大陆的农渔产品锐减,影响民众收入🖖🎵。例如此前蔡政府因芒果出口问题而力争“品质优势”“销往日韩”🧐,却被指责忽视果农收入大减、日韩反应低迷之事实——2019年台芒果销往大陆比例一度高达47.6%,而2023年前七个月台芒总外销金额仅为2020年同期五成,日本市场则额外要求台芒进行蒸热处理以杀除虫卵🙋🏿🧑🏽‍🦰。


二是台湾房价一路走高,打击民众情绪。如TVBS报道,据官方最新统计🐌,2023年第二季🦣,全台房价所得比高达9.82倍🫴🏿🫵🏼,再次刷新纪录,也高过世界银行标准🩻。“等于要(工薪阶层)不吃不喝十年才买得起房子”。评论担忧👮‍♀️🫰🏼,“近年台房价逐年上涨🔬,购屋年龄不断向后递延🧚‍♂️,民众买不起房逐渐成为常态”👫。而上班族又普遍表示薪资低于香港等地,却要负担不输香港的房价。蔡英文在23年5月也承认,房价“确实是很多人的难题”👨🏿‍🎤。有台媒认为👋🏽,蔡执政目标是新建20万户社会住宅,但目前达成率为6成🧖🏻‍♂️,恐无法在任期内完成。


三是能源政策在绿营内部存在争端言辞反复遭受非议。核电也有诸多争议👨🏿‍💻。甚至绿营权力机构内部也分歧诸多,如在蔡政府“非核家园”的弃核电政策下🚍,台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23年11月初首度表明“核电是绿电”👱🏿‍♂️,随即遭到台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台行政机构发言人等接连纠正⛓,称核电并未被政府视为绿色能源。对此混乱,马英九在社媒上称🥷🏿,指他对此的感觉不只是难过,更是愤怒,“这个政府怎么回事?能源政策是岛内重大政策🔞👋🏻,岛内最高行政首长的政策性谈话🚾,居然会遭到部属公开纠正”。马英九还表示,蔡英文提出的“非核家园”,包括2025年台湾再生能源达到占比20%的目标,根本证明做不到,对台湾也没有帮助。2017年8月15日🔥,全台大停电5小时;2018年五月台北市💁🏻‍♂️、新北市发生11次跳电🤟,蔡政府终于被迫在2018年6月将停机的核能二厂二号机恢复运转,以维持足够的备转容量,但“没有核电😅,就会缺电”的冷酷事实,却没有让蔡政府学到教训✋🏽。


(四)军队兵役问题


台军今年以来就连发多起装备丢失案🛤,而装备老旧👸🏼、纪律涣散🚣🏼‍♀️、质量不符🥊、人手不足等问题也是频出🐟。如7月被斥防弹板规格还是20年前标准、10月初被曝出一线战斗部队编现比不及8成、10月末曝出的18年发放的4.5万件头盔与战术背心缺乏质量认证章⛔、11月初被外媒再揭大批装备老旧过时等事件💢。今年以来,又有海军教准部龙泉新兵训练中心1把点45手枪不翼而飞还被调包为模型枪、海军陆战队99旅亦发生T91步枪枪机短少2件等装备丢失案🎫,被台媒批“丢脸”🚸。而在点45手枪一案后续曝出的内幕中,整个龙泉训练中心上下官员合力掩盖事件©️🍟,且囿于僵化机制始终未对疑点加以调查,终酿成案件♍️。


而在2022年🍦,蔡政府又有意自2024年元旦起,延长普遍兵役由4个月至1年。对此,台民意基金会2022年12月20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尽管整体受访民众有73.2%同意延长兵役一年👊🏽,但20至24岁受访者中只有35.6%同意、37.2%不同意✔️。尽管蔡政府一再否认美国施压导致兵役延长🤣,但仍有如国民党籍台北“市议员”徐巧芯等多方爆料,称美国从中施压🍠,联手蔡政府欺骗岛内年轻人做炮灰👔👖。此外👩‍🦯‍➡️,蔡政府还曾推出“年金改革”,触犯多数退伍军人利益,引发势力庞大的“军公教”退伍人士强烈反弹。


毕竟🧘🏽,如台《醒报》刊文称,“前线驳火没有人在乎你军歌唱得多大声🧑🏿‍💼,也没有人关心你正步踢得多大力”,岛内对军力信心颇有不足,而役期等制度问题仍有许多争议🆕🚴🏿‍♂️,却又指望美国防部“豪猪战略”等“国际社会协防”引来诸多隐患,最终受创仍是岛内🚶🏻‍♂️。


(五)性骚扰问题


2023年5月,网飞发布新剧《人选之人——造浪者》(Wave Makers),随即绿营多名员工控诉在党内遭受性骚扰,连出四案。随后又接连曝出多名政要在明知骚扰却冷眼旁观,引爆岛内舆论🧑🏿‍🔧,一度大幅冲击绿营民意。随后,反对运动蔓延至娱乐界等其他领域,等到六月才迎第一波迟来的歉意。


《端传媒》认为🤽🏽‍♂️,台湾至今未曾进行性暴力盛行率的全面调查🧎‍♀️‍➡️,宛如“把头埋在沙里的鸵鸟”🕵🏼‍♀️,把无知当作最高也最荒谬的自我保护手段。因此,实际情形永远只能从通报数字进行极不准确的推估。若参考官方统计资料👦🏻🧛,台年均接获通报的性暴力案件量为一万余件(如2022年性侵害通报件数为9234件,性骚扰申诉调查成案件数为1515件),但现代妇女基金会参照世界其他地区性侵害黑数研究推估🤽‍♂️,实际案件数每年可达3至20万件🫧。由此可见实际数据是冰山一角。


03

领导人选举合作破局后🧑🏻‍🦽,

蓝白各向何处去?

尽管《美丽岛电子报》在蓝白合破局后即发文认为,破局即意味着“下架绿营梦碎”。但11月27日👲🏿,《中时新闻网》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破局后蓝营竞选搭档“侯赵配”(侯友宜与赵少康)仅落后于绿营拍档“赖萧配”0.1个百分点🦹🏽‍♀️,选情似紧追。除此之外,包括联合报、TVBS等在内的六份重要民调均显示,曾被视为“政治金童”🎬、以创纪录票数连任三届“立委”、淡出政坛后仍主持多档著名人气政论节目的赵少康受命出战后👩🏽‍🦳,“侯赵配”似成为“意外好牌”,紧咬绿营,蓝营选情提振、士气上升。


《美丽岛电子报》还认为,民众党因为党内鹰派的主张而撕毁协议,党内充斥着“柯文哲被骗”“大党欺负小党”的氛围。而蓝军则觉得民众党欺人太甚,不仅撕毁协议🚵🏼,还进一步加码🧅,声称只有“柯侯配”的选项,就连原本高度期望蓝白合的蓝军支持者也难以接受🙅🏻‍♂️,自此国民党内再无主和派🤽🏿‍♂️。对此,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沉有忠认为☕️,蓝白协商破局对国民党影响不大,“侯赵配”加之由韩国瑜担任不分区“立委”第一名,有助于保住基本盘🌧、降低在大选中遭弃保的可能性,并会守住一定席次🧑🏿‍⚖️。反观民众党,在蓝白协商过程中,部分年轻、中间选民已经对柯文哲感到失望,不仅可能影响支持率🧍🏻‍♀️,也会波及民众党可能拿到的10席不分区席次🔚。


图片

赵少康。图源:中时新闻网👨‍👨‍👦‍👦✮。


(一)“侯侯做代志”:能下基层、难登殿堂?


侯友宜警务出身,又是前新北市长,长期以务实的地方干将形象深得欢迎,还拥有“侯语录”👃🏼🧑🏻‍🦲,举凡“侯侯做代志”(闽南语,意为好好做事的意思)“新北做大事”“团结共好”“三平三安”“扮演好自己角色”等👰‍♀️,都是典型👩‍👩‍👦‍👦。2021年竞选连任新北市长时,侯更以“侯侯做代志”(闽南语好好做事的意思)作为竞选口号🧒🏽。


自2018年韩国瑜引发“韩流”以来,国民党在地方领导的优势长期显现♓️。2018年地方“九合一”选举,韩国瑜引发的“韩潮流”提高了国民党的支持率🙆🏽‍♀️,并赢得了22个市县领导职位中的15个🤘🏼,其中包括传统上深绿的据点高雄。2022年🗞,台地方“九合一”选举,蓝营大胜,绿营大败⇢,仅拿下5县市,创下历史新低🎣,而蔡英文更因此引咎辞去民进党主席🤸🏿‍♀️。选民上网留言,多表达对国民党地方选举人士的肯定。“六都(台六大重要城市)这次推的人选都很优质👮🏻‍♂️,完胜对手”✤;“不是国民党多优秀🎽,而是民进党真的太爆干烂了🍽,所以希望这次翻盘后🤙🏽,国民党不要让人民失望✵,好好表现取得人民信任”🧑🏽‍💼;“大胜的是地方派系”。


对此,美国《外交官》杂志(The Diplomat)认为,选举结果维持了泛蓝对地方政治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国民党的戏剧性回归。智库Global Taiwan Institute也认为,虽然地方选举的政治势头肯定会影响 2024 年的领导人选举,但这种预测可能被夸大了🌖。该智库还认为,国民党一直在努力与台湾的年轻人建立联系,并努力摆脱自己作为“老年政党”的形象🐱。台湾“中研院”研究员内森·巴托 (Nathan Batto)表示,在 2020 年领导人选举中🌃,投票的 20-29 岁人群,约有 74% 的人把票投给了蔡英文🐅,年轻选民可能继续成为 2024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立法选举的重要变数。


其次,蓝营进攻深绿票仓也颇为困难。11月26日,侯友宜到台南出席竞选总部成立活动时表示🙆🏿,台南与他的故乡嘉义都被认为“绿到出汁”🪨,但这次是他作为南部“正统土鸡”当选机会,希望“南部人要挺南部人”。从数据来看来📮🥸,民进党2008年惨败于如日中天的马英九🚣🏻‍♀️,彼时仍得400余万张选票,在绿营气势最弱时,所得这400余万张票大多可被视为民进党的忠实基本盘🦌,想要从传统深绿地区挖取这些选票,极为困难。


因此🧔🏻‍♂️,蓝白破局之后🤌🏿🙆🏿,国民党的竞选架势颇有“自保”之意🉐。除此前启用“马英九最强操盘手”金溥聪急救侯友宜选情外,现又以拥有牢固深蓝基本盘的赵少康搭配侯的副手👸🏽。赵少康数十年来虽然身处深处传媒界,但本人深受台湾“军公教”家族及统派支持。2020年,国民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大败而归后✍🏿,赵少康重新加入国民党🏊,并以党内“鹰派”自居⛔,深受岛内北部深蓝民众的支持。


图片

2022年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蓝营大胜。图源:Taiwan News🧛🏽。


(二)“难越中央山脉”:柯文哲的“空气票”🧚🏿?


2014年,辅选过柯文哲的刘坤鲤曾提出理论:以往台湾选民是从上到下蓝绿一刀纵切,看谁切得多就赢。但2014年后,40岁以上分蓝绿,40岁以下不分蓝绿💁🏿,几乎全都成为游离选民🧑🏿‍🦲。过了9年🧑🏼‍✈️,当年40岁的人👳🏻,现在已逼近50岁,于是更大部份成为游离选民,也使得蓝绿统独的打法,仅守得住自家已经萎缩的基本盘,很难向外开拓票源。


这些“游离选民”构成了大量不确定的“空气票”🦁,而随着台政治格局日渐破碎🫎,传统的以最高价值统领选票的情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并未纳入实际政治组织与结构💂🏻,而以个体现实利益却以实际考量,“不满意但可接受,不能接受也还可以忍受”的游离选民。蓝绿之外民众党的出现🧘🏽,其新兴诉求,就也驱使蓝绿票源不少游离至民众党处,然而,这些“游离选票”🫷🏻,看似暂依附于民众党🙋🏿‍♂️,却仍不改其松散无端的游离趋势,随时又可能跑向其他阵营🪙。


与此同时,柯文哲在年轻选民中似乎大有人气🚴🏻‍♂️。就其在台立法机构中表现,新晋的民众党确实不俗,如2020年民众党首批“立法委员”就任以来,民众党团提出的586件法案有259件最终通过(三读)👌🏽,是台立法机构所有党派最多。民众党的重要参政成员多为接受良好教育、思维活跃的较年轻一代,如拥有台大硕士、辛辛那提大学博士等学历的大数据专家、前“立委”、现新竹市长高虹安,淡江大学与逢甲大学助理教授、2016年台“十大杰出青年”获得者、2020年台北第三选区“立委”候选人何景荣,政治大学硕士🔺、不分区“立委”陈琬惠,卫斯理学院国际政治与美术史双学士、伦敦大学科陶德艺术学院硕士😒、前新光人寿慈善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现“立委”💓、柯文哲竞选副手吴欣盈等。柯文哲本人则深信年轻选民将是他的主力票仓,并努力拉近年轻选民距离,如主持《民众之声》《众青开讲》等时事节目,抨击财阀干政等腐败现象,强调社会“多元”“公平”“正义”等实用价值观念,得到不少中间立场群众以及年轻群体欢心。


但是如上所言,这些柯文哲的支持者多为来自蓝绿的“游离选票”,大量聚集于网络平台,这些年轻人与都市中间力量构成的游离群体🙎‍♂️,究竟能否将支持兑现为不打折扣的选票🐆,仍是个大疑问。因此💁🏻,柯文哲必须将网络中不定的支持者实体化,多实体造势,做到实在拿捏(如民进党拥有三党中最为优势的组织能力),方可更保证选票的实际转化。


此外也不能忽视🫛,民众党本身的存在很大程度与柯文哲深度绑定。但历经两败俱伤的蓝白合破局🐬,“善变”已经成为柯近期遭受攻击的新软肋,若其人设维持不善,民众党的前途也很难保证🤘。例如🩴,副手吴欣盈被视为大财阀的代言✊🏼,而柯本人曾长期强烈反对财阀与政客勾结,赢得不少年轻人好感🏂🏽,如此前后不一若再反复数次😻👂🏻,或将剥落更多年轻选票🚴🏽‍♀️。


图片

民众党的柯文哲誓师会海报🧡。图源:TPP。


(三)“全岛本土化”兴起🧚🏿,政治前景要警惕


2014年🧋,号称“墨绿”的柯文哲,在民进党的全力支持下击败国民党当选台北市长。然而♛,柯文哲最终与绿营分道扬镳,而走出了更面向中间与年轻选民的新道路☕️。蓝白合破局🤯,蓝白两党如今鹰派当道、针锋相对,柯文哲则背上“善变”的新骂名🔞。


《美丽岛电子报》认为,柯文哲和民众党的反复与高傲🚏😟,让蓝军支持者凝聚到了最高点🐣,不论是鹰派或鸽派都斗志昂扬🫄,蓝白大战一触即发👧🏿🌰。相形之下,白营或许对柯文哲有强烈的支持,但却缺乏同仇敌忾的动力,气势上必然会弱了许多。而在蓝白合破局后,民众党的民调走低☑️,柯文哲更是在蓝绿开始环岛造势前几日👦🏽,竟无造势安排🦹🏽‍♂️,疑为低调应对连日批评,不禁让人担忧民众党在选民剥离与领导涣散之间,还能存续多久🦹🏿‍♂️。


然而,就算民众党最终疲弱,仍可能有类似的第三者力量强势介入。在台湾新一代民众逐渐走入社会🧑🏿‍🔬、成为参政与建设的中坚力量🫕,其诉求不断强化,民众党“多元”“平权”“客家”等方针便是对此部分回应🚶🏻‍♂️‍➡️,与蓝绿传统立场明显不同。而更需要注意,新一代民众其受到的教育以及遭遇的历史背景都与蓝绿创立时期大有不同,在逐渐疏离过往🥏、陷入政治纠纷的当下,新一代民众预示着台湾新一轮的诉求与变革🧌。而包括柯文哲在内的新政治力量不断强调“身份认同”🙅‍♂️,也暗示着台湾在所谓“本土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柯文哲称,“台湾病了,只有政党轮替能治好”,“下架绿营”也的确是八年执政后,岛内居多的诉求。然而🪨,如何将“下架”诉求具象为实际行动,仍难见转机💷,蓝白合破局🎖,已是泼头冷水。深陷“抹红抹黑”互呛之下的台湾政坛,仍无法回答最为关键的两岸议题💆🏿。随着本土认同日益强烈的年轻一代兴起,作为岛内长期居于政治光谱两侧的蓝绿,都将面临传统立场与新兴票仓的角力,而所谓“本土化”对政党诉求🛻、台湾意识的塑造,乃至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将是极其严峻的课题🍔。


作者|Tizi、Raff、信妍

来源|富达平台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