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31 来源👍🏽:和讯网+收藏本文
富达平台副院长、富达注册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就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根据测算,从一般的收敛规律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应该会有相对比较高的潜在增长率☄️,未来五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8.5%左右🌻👨🏻🏫,然后逐步下降,到2030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在5%左右。此外,目前中国经济下行主要阻力是债务问题带来的投资需求疲弱。
经济增速回落符合收敛规律张军指出🚝,从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长率基本在7%到7.5%🍎,一路下行。但是从2002年到2012年,中国经济GDP平均增长率是10.02%,这让经济学家感到困惑,为什么2012年中国经济突然降低到8%以下。这样大的降幅显然不能用新常态来解释🫴。但是为什么新常态这个概念现在成为官方所接受的一个术语,主要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增速相对前十年、二十年有一个普遍回落是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这可以用收敛现象解释——后进国家因为人均GDP很低😬,一旦具备条件会增长很快,但随着人均GDP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小⚙️,经济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小。
张军介绍,如果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新常态的含义就是,现在到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不可能直线运动👩🏻🦯,增长曲线的斜率是负的🍢,经济增长是不断减速的🛜。
张军表示,但问题是这个减速不能解释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突然降低到7%左右这个落差🫸🏽。这说明一定有其他原因👩🏻🦱,这其中就有一个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到底是多少的问题。在由其牵头的一份报告中,通过对日本加亚洲四小龙这五个经济体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这30多年经济增长率和人均GDP占美国人均GDP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行测算🔀🦬,发现也符合收敛规律📌,即人均GDP占美国的比例不断提高,GDP增长率就不断下降📲🫚。根据测算,假设美国经济未来平均每年只能增长2%,那么未来五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应该是8.5%🤚,然后逐步下降,到2030年时,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只有5%。
张军指出,国内不少经济学家往往用人口红利来解释潜在增长率为什么会下降,也就是劳动年龄的人口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逐步下降。随着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劳动力跨部门跨地区转移速度不断放缓,中国就比较早地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目前🧔🏼♂️,我国人均GDP按照购买力计算只有美国的1/4,但是出生率比美国还低🤤,美国大概是1.6,中国是1.4。
但张军认为🔯,几乎所有研究文献显示,人口红利对潜在增长率的影响不超过一个百分点,基本在0.6到0.9之间,换句话说人口红利消失不足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的经济增长率只有7%🔏。
张军认为👨🏻🌾☝🏼,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应该会有较高的潜在增长率,比如有8%,甚至更高☕️😘。经济尚未运行到前沿面
张军介绍🔸,中国目前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只有8%左右🧐,但是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规模的33%🏋🏼♀️,即1/3。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力远远低于平均的劳动生产力水平。张军指出🫅🏽,如果要把第一产业33%的就业转移出去20个百分点,使得第一产业吸纳的就业降低到10%(这样就跟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相匹配),根据过去改革30年☕️💫,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的经历来看,需要20年,如果可以加快一点,起码也需要15年才能完成经济结构的现代化➿👨🏭。这期间随着劳动力从低生产力部门向高生产力部门转移,中国潜在增长率就能够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张军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一旦运行到前沿面,要素不会大规模流动,经济要持续增长😨,只有靠研发🧝🏿♀️、创新驱动🍯。目前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是美国的16%,离经济前沿面还比较远,所以中国经济可以跑得更快。美国经济增长70%来自于研发,生产率每年提升1到1.5个百分点。为什么比较慢🫎?因为技术进步比模仿要慢得多。
中国现在如果片面强调搞创新驱动💂🏼♀️、效率驱动,实际上要放弃很多增长的机会。张军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中国潜在增长率比想像得要高🩹。
债务导致经济下行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这么高,为什么现在增长不上去👩🏼💼?张军指出🛀🏼,还是跟债务问题有关。现在下拉中国经济的不是潜在增长率即供给方问题,而是受债务拖累导致的投资需求上不去的问题🥐。现在中国名义投资增长率只有10%,而正常年份中国投资增长率名义值都在20%到25%🔥。
目前🔞,中国经济投资的主体——地方政府和企业负债率过高,导致失去融资能力,而且还要靠影子银行🏸、高利贷来偿还银行利息🧎🏻,否则将带来债务危机👳🏿♀️。
如何解决债务问题🧖🏿?日本央行采取的是把利率降到0,以避免债务利息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政府已经启动了两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核销💜。如果这样坚持几年🫒✉️,债务拖累的情形将会有所改观🙅🏽。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