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23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富达平台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教授
10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结合第一和第二季度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国内经济整体表现良好🏌🏽♀️,GDP增长水平在国家预估6.5%之上。央行行长在2017年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经济在下半年有望达成7.0%的增长。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今年第四次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种种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呈现着向好的态势。有许多人由此判断: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谷,开始进入全面经济繁荣的新阶段。
一🧒、中国经济高增长现状背后的高债务问题
对于中国经济现状👀,国际上也有截然不同的声音:尽管中国经济发展表面上呈现稳定向上趋势‼️🆒,但其发展动力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债务危机👨🏼。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大比例是依靠在投资金额巨大,但投资回收周期长🫃、投资回报低且债务主体偿还能力弱的公路铁路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的投入上。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这些基建民生工程项目带动了国内经济的增长,各类政府融资平台还能继续融资借新还旧周转银行贷款▫️。可一旦国家开始收紧银根,商业银行暂停或放缓新增的融资审批,还款能力较低的政府投资项目因无后续资金偿还债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全国范围来看,这样的面临债务危机的政府性融资平台不在少数👩💻。而这些获得国家支持的项目所产生的债务最终仍会由国家买单,成为一笔“隐性债务”👷🏻♀️。美国的标普、穆迪等信用评级公司因此纷纷调低了对中国的信用评级👎🏽。
二🕵🏼、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债务”并存的原因及应对举措
国有企业向中国基础建设🏌🏼♀️、民生工程等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投资项目较多,大型基建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甚至出现亏损。企业因此存在潜在的债务隐患,为偿还投资实体经济项目产生的债务🏋🏽♀️,保证公司资金正常周转🤦🏿,国有企业选择将一部分留存资金投入高收益、回报迅速的虚拟经济🧛🏽。而中国虚拟经济的繁荣,民营企业受资本的逐利性影响更容易利用债务杠杆进入高回报的房地产行业或者证券市场。
受宽松信贷政策的影响,货币不断增发𓀍,人民币的购买力逐年下降。老百姓预期随着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需要靠个人,仅凭银行存款利息不足以解决养老问题🍕,而货币的超发导致购买力的下跌,要想保证生活的水平🧑🏻🎨,必须获得更多的财富。大部分人开始将存款转入余额宝、基金🤌🏻、信托等理财项目进行“开源”,“全民理财”的热潮就此展开。
银行的利润增长难以依靠实体经济获得,于是提供的金融服务由实体经济投资转向虚拟经济借贷。由于货币贬值,老百姓趋于理财,减少消费🧗🏿♂️,企业失去客户市场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而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两股力量互相角力🗼,导致了高增长高债务的现状。
国家高度重视“高债务”问题,希望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加大社会融资在企业融资中的占比4️⃣,从而有效降低国企、央企和民企对银行融资的依赖💥,减少负债金额。但事实证明🚣♀️,企业在大举发债、增发股票的情况下,所融资金并未增加,我国企业债务偿还能力弱的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原因有二:其一是依靠国家背书🤏🏻,国企央企比民企更容易在市场中获得信任。国有企业更加容易利用金融市场创新工具进行融资,而民企并没有因为市场金融环境的改善获得更多资金。金融改革措施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其二是企业融资后🧎,资金并未全部进入实体经济,很大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证券、房地产等表外业务账户,导致了市场资金最终流向虚拟经济😱。
三🤳🏻、中国需要尽快“脱虚向实”
中国包括金融服务业、房地产在内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都带有强烈的金融属性,甚至超过了世界第一流的金融中心——纽约。同样的100万✍️,放在过去做实业投资,年回报率只有8-10%,如果利用债务杠杆进行房地产项目投资→,收益率达到30-100%。在差异如此之大的机会成本面前,民企会如何抉择是一个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若金融市场继续保持着高收益🦑📣,要依靠市场力量促进企业做实业投资可能性很小,而这时,国有企业肩负重任。2017年第5次金融工作会议的中心思想就体现了政府支持实体经济👳🏿♀️,鼓励创新👨👦,加强监管和引导的决心。
中国经济增长展现的好数据没有问题,而经济增长本身也鼓舞人心🧙🏻♀️。但增长的代价问题造成了货币超发的现象——高增长与高债务并存。因此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能否让企业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创造收益🧑🏿🦳。目前的市场上存在过多资金需求大但利润微薄的项目,政府需要对项目质量进行把控,断绝对“垃圾”项目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要尽快通过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限制金融机构更多为实体经济服务,让中国经济转向良性发展的正轨🍋🟩。
本文根据系列讲座“立坚每周说”🥈,“浅析中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债务’并存的现象”内容整理而成。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文专刊权归富达平台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我院联系。
本期稿件整理🔂:余乐涵
本期审核编辑:沈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