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国琦:中美关系中的共有历史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1-30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编者按

    本文整理自香港大学历史系徐国琦教授所做的学术演讲 “中美关系中的共有历史”🍣,本次讲座是富达注册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高端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六期,由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金光耀教授主持。在演讲中👨🏽‍🍳,徐国琦教授打破以往中美关系研究注重对抗冲突角度和政府间关系的特点♤,从中美共有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个人在两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两国历史发展中的合作与共通之处💆🏽‍♀️。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特整理其专稿解读,以飨读者。


     

    本期嘉宾

     

    1.jpg

     

    徐国琦,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曾任美国密西根州Kalamazoo College历史系讲座副教授🏄🏽‍♀️,现为香港大学历史系教授,是西方研究中国国际化历史的知名学者。徐教授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国际化的历史🧘🏻‍♀️🦹🏼、体育史以及中美关系史🤲🏼,其代表著作为“国际史三部曲”,即《中国与大战》、《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和《一战与华工》🪱,目前徐教授正在从事“共有历史(Shared History)”相关方向的研究♕,其中《Chinese and Americans: A Shared History》一书已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以往对中美关系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两国之间的对抗与冲突,但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也可以有更多的收获,那就是考察中美历史的共同之处👨‍🔬。虽然中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中美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比如中美对于外交的态度,中国之前是没有设立外交部的👨🏼‍💼,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孤立于当时的国际关系体系,而美国也奉行“门罗主义”和孤立主义,与国际社会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共有历史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打破从上往下看的学术方法🫳🏿,强调非政府实体、民间个人的文化跨国视野与人员之间文化碰撞🧐。其内涵具体包括四方面👨‍🎨:一是共有强调共同经历🚴🏼‍♀️,包括正面负面。二是强调跨国家🥵、文化及不同社会制度。三是打破界限🧔🏼‍♀️🪹,强调全球视野、全球档案。四是侧重于文化方面,强调文化的作用,看文化如何影响人的视野。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用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一个个故事,演绎阐述出共有历史的概念,用一个个关键的人物👨‍👨‍👦,串联出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以个人实体的所作所为为对象,做出了客观的分析判断,勾勒出中美从早期交往到当代交往之中实体之间的来往👨🏼‍🚀🪨。

     

    1512025904782576.jpg

     

    在19世纪60年代🙅‍♀️,中美两国都面临着“内忧外患”👨‍🍳。中国政府面连着“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双重威胁,而美国正在进行南北战争,国家面连着分裂的危险,同时南方得到英国的支持🦯,美国的国家独立受到冲击。相似的国内国际背景之下,中美在当时并没有直接的国家利益冲突。在1861年🧞‍♀️,西方国家在中国设立公使馆,美国人蒲安臣是第一批入驻北京的外国公使之一,在1867年11月,即将离任回国之时🔋,蒲安臣受任中国首任全权使节🧘🏼,代表中国政府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这是在深思熟虑之下做出的决定🍔,由于《天津条约》的规定🫕,中国需要向外国派驻公使,但是中国当时的官员普遍不愿意承担这项工作,再加之蒲安臣对中国一无所知📚,因而对中国也没有成见,美国与中国也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蒲安臣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虽然理论上蒲安臣任命书的有效期为1年🦸🏽‍♂️,但是直到去世蒲安臣还是中国的公使🎧。

    在就任中国公使的期间,1868年7月28日👨🏽‍✈️,蒲安臣与西华德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首个对等条约《蒲安臣条约》。条约规定中美两国人民可以自由往来和求学,是一个比较平等的条约。根据条约的规定,1871年🖱,在容闳的倡议下🧔🏼,清政府派遣第一批留美幼童🔘。但是当时美国的高等教育并不发达🧚,到美国留学并不是上策,但是清政府还是派遣124个学生到美国,其中可见中美当时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些留学生学会了西方的技术,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精英和栋梁,同时,这批留学生也与美国的中产阶级寄宿家庭保持了很好的关系🫀,成为中美交流的民间使者👩‍👦‍👦🛀。从中美共有历史的角度出发🍬,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一段历史🛷。

     

    1512025921640930.jpg

     

    第二个对中美交流和关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是戈鲲化。在中国科举考试失败后,戈鲲化开始教洋人英文,并且在英国领事馆工作。1879年,戈鲲化成为第一个在西方教中文的人。当时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并不感兴趣,没有“汉学”这个学科,而且往往是归国的传教士担任汉语教习🧆,因而汉语教师都是洋人👩🏿‍🦲,学生招生也非常困难。在哈佛大学聘请戈鲲化为汉语老师之后🔝,关于汉语怎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引起了全球学术界的争论👨🏼,哈佛大学的决定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戈鲲化赴美的行程也是一波三折🦹🩷。但是,戈鲲化在哈佛大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传播了汉学,展示了中华文化之美🙋🏻,带去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第一批书籍,而且还培养出了一些中美的顶尖学者🪃。戈鲲化不仅非常有尊严,在所有场合着官服,要求学生毕恭毕敬,而且非常亲切,讲课的时候会说一些笑话,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固有印象👨🏼‍🔧,也传播了中华文明有修养👨🏽‍🔬、有道德的一面。

     

    1512025939639455.jpg

     

    第三个人物是古德诺,1912年,步美国与法国的后尘,中国成为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中国共和体制的建立受到了美国的极大影响🫣。由于当时中国有“立宪”的需要🤦🏼,经由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引荐,古德诺来华担任民国政府的宪法顾问🧜🏼‍♀️。古德诺在共有视角具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他作为哥伦比亚学者🧠,观察中国政治历史现状⛽️,将第一手信息反馈到了美国精英社会。美国精英又通过他将美国的经验介绍到中国来👩🏼‍🏭。他与中国上层社会交往密切👳🏽,成为了中美两国上层社会之间的使者。1926年古德诺还出版书籍《如何理解中国》🏌️‍♂️。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中🤜🏿,古德诺主要发挥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增进中美两国的理解和交流🚧,二是直接参与到中国的宪法制定👨‍👨‍👧‍👧,三是对中国的政治变革作出贡献。191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聘任其为校长👊🏼,古德诺提前回国。但是回国之后,古德诺仍然关心中国政治,给袁世凯写过一份备忘录,讨论君主和共和政体的问题🤷🏼‍♀️🍩。古德诺与中美两国的高层人士都保持了密切的信件往来,研究中国美国历史,可以通过研究古德诺的信件💇🏼‍♀️、报告💽👨🏼‍✈️,来解读不同的中国美国👩‍🚒。

     

    1512025956588692.jpg

     

    第四个人物是约翰·杜威,1919年,胡适等人邀请杜威到中国讲学,已经90多岁的杜威到达上海,本准备只待数星期,但是之后被卷进五四运动,直到1921年7月底才回国,在中国各地进行演讲🤩,其中杜威五大讲演最为畅销。在五四运动期间⏺,杜威作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代表🂠,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因为杜威不会讲中文,胡适等杜威的学生帮助翻译了他的演讲✌🏿。由于杜威本人不善言辞,胡适等人往往会通过杜威之口⛄️,将自己的思想传播给中国人。而杜威自己🏡🤛,在《Letters from China and Japan》中也表示♝,他通过自己的学生💟,也更了解了中国新的状况。作为美国的著名教育家🧎‍➡️,杜威通过学生🧖🏻‍♀️,或者学生通过他,都影响了中国美国的历史进程。从杜威的经历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独特的中国人与美国人的交往史。

     第五个事件是奥运会与乒乓外交💚💳,从乒乓外交中,我们可以探寻中美之间的体育交流史。从奥运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国际体育引进中国与美国密不可分🫶🏿👱🏿‍♂️。1895年,中国被日本打败,基督教青年会在天津设立第一个峰会,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介绍到了中国。1908年,基督教青年会在天津杂志《天津青年》上发表奥运三问:中国人何时参加奥运会?何时赢得奥运金牌👞?何时举办奥运会?

    对于“奥运三问”中的第一问,1932年ℹ️👻,在美国洛杉矶中国人第一次参加了奥运会。刘长春参与奥运会的背景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满洲国🛷,当时中国上海媒体谣传满洲国要派运动员🙋‍♀️,因而中国精英们王正庭🥔、张学钊等决定派人🤷。美国当时一方面宣布不承认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同时对中国一个人的运动员代表团表示欢迎。刘长春的参加🥗🗃,不仅是实现了奥运第一梦,关键是通过西方媒体,把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声音带到了国际社会👩‍👦。

    对于“奥运三问”中的第二问,五十二年后🤳🏿🏐,1984年,同样是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得到了第一块金牌🫰🏼。当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享受了极大礼遇,这是因为1980年美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时👰🏽,华国锋第一个表达支持💁🏼🧎,当年中国没有参加奥运会。在1984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抵制洛杉矶奥运会,但是中国派人参加👨🏿‍🎤,这对美国具有一定的宣传价值。

    对于“奥运三问”中的第三问👞💍,2008年百年梦实现🪒,北京举办奥运会,西方很多元首抵制北京开幕式🧑‍🧑‍🧒‍🧒,而美国总统小布什却参加了开幕式✌🏼,这是美国在任总统第一次参加美国国土之外的奥运会开幕式。

     

    1512025974831605.jpg

     

    中美乒乓外交的故事更是众人耳熟能详,尼克松毛泽东在1969年同时意识到应该改善中美关系。尼克松上任之后向基辛格表示计划改善中美关系,并且向《纽约时报》发出希望访问中国的想法,同时尼克松是第一个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来称呼中国的美国总统。另一方面,毛泽东在其语录中表示: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中国人的朋友🤏🏻。但是由于中美两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猜疑和隔阂太多,虽然有改善双边关系的想法,但是都不愿意迈出改善关系的第一步。这时候🧑🏼‍⚕️,乒乓外交的出现为中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1971年3月底到4月初🧔,世界第三十一届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1971年4月6日闭幕式前一天,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员访华。1971年4月10日,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与美国运动员科恩握手🔆,小球转动大球🐠,“乒乓外交”一词由此诞生👨🏼‍🦱🎑。乒乓外交之后,1971年北京返回联合国。1971年7月15日中美宣布尼克松访华,世界格局由此一变。实际上👨🏼‍💼,乒乓外交是由两个外交构成,一是1971年美国乒乓运动员访华,二是1972年中国乒乓球队回访,两者缺一不可。从乒乓外交中🧚‍♂️,可以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历史,比如中美乒乓球比赛中的结果被设计成为平局🧖🏼‍♂️。

    之前的中美关系研究,往往是从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角度开展的👨🏼‍🔬。从历史人物的角度研究中美关系💖,为现今中美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从非政府实体的交往来考察民族国家历史🆚,关注个人在外交关系与两国历史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国际史和中美关系研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转自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 

    0.jpg

     

     

     

    富达平台专业提供🧑🏻‍🤝‍🧑🏻🧑🏽‍⚖️:富达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富达平台欢迎您。 富达平台官网xml地图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 富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