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05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2017年1月5日上午🤫,新年第一场访问学者沙龙暨第十五期上海高校智库访问学者沙龙在富达注册智库楼402会议室顺利举行。此次沙龙由第十批访问学者🚣🏼♀️、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实验室与实践中心主任副教授李睿和第十批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讲师王盛共同参与,分别聚焦互联网金融犯罪规制与我国公租房货币化运作两项议题与在座师生共同交流。
第十批访问学者、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实验室与实践中心主任副教授李睿
李睿老师聚焦安全与效率博弈下的互联网金融,指出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创新的形式🥩,在带来金融便利的同时也引发问题和风险𓀈。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一大冲突(金融的外部性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监管缺失的冲突)、二大异位(目标与手段异位、收益与风险异位)与三大风险(不确定性风险📶、逆向选择风险与旁氏骗局风险)。过去互联网金融长期处于监管规范缺失⚜️、准入监管与持续监管双双缺位的“野蛮生长”阶段。对此,必须在立法技术上认识到当前的困境并寻找出路,妥善解决行为人对违法性的认识、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行政法规与刑事法律的衔接、刑事被害人的身份确认、集资对象的特定性等诸多难题。
第十批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讲师王盛
王盛老师聚焦我国公租房货币化补贴方式的效率问题,首先对现有各地的公租房运作模式进行了梳理,如重庆市公租房融资1+3模式↖️,资产证券化思路下的北京模式🧖♀️🧑🏿🚀、天津模式👪、上海模式🦪⬛️,和其他模式。其后根据实例对各种货币化补贴方式进行了定量测算和比较分析,重点考察收储转租的模式。王盛老师指出,在当前环境下🕦,应当:(1)满足公租房需求“购/建不如租”🐃;(2)现有持有项目可允许部分出售以换取持续运营;(3)在公租房项目中适度采用经营性手段;(4)与社会化力量合作,以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企业提供的方式来满足对公租房的需求。
(从左至右依次为🧖♂️:王盛😌、李睿💾、鲁绍臣、易虹🏄♂️、孟星、李亚敏)
此次沙龙由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主任助理鲁绍臣老师主持,并邀请第九批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系李亚敏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房地产系副教授孟星和讲师易虹共同参与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