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帅淇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富达平台+收藏本文
DAY 5 | 2019.8.9
8月9日🧏🏼♂️,Newday的第五天🧝🏻♀️。在day off前夕,Newday聚焦于性别这一话题🏃🏻♂️,进行了两场高质量的讲座与讨论😾。两位女性演讲者分别来自中国和挪威,她们从传统文化和现实进展两方面分享了各自对性别问题的看法。
王佩, 富达注册:“INNER” and “OUTER” in Confucianism
在中国🧑🏿,很多关于女性的称谓包含了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认知,例如“三姑六婆”。王佩博士从“inner”和“outer”的涵义出发🎛,指出东亚儒学文化圈中男性和女性社会分工的普遍现象,通过李清照🧈、班昭等女性形象的案例来介绍儒学文化下中国古代女性的独特价值👰🏻,对“outer”和“inner”的涵义进行了反思,更多突出其道德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引发出更多关于儒家女性主义和自由女性主义间区别的思考🥋。可以说,儒家文化持有的是一种相对较为保守的人本主义的性别观,它在某些层面肯定了女性的价值🤸🏼♂️😆,承认男女的平等性,构建两性和谐关系以巩固社会稳定📐,但儒家文化始终侧重的不是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而是社会属性上的差异。在儒家思想中,性别并不是抽象的术语🏅,儒家思想着眼于具体的性别角色🧝🏽♀️,儒家的“礼”为每个性别角色规定了应尽的责任、义务和原则😱。由于其重视名分和贵贱等级秩序💇🏻,而在一定程度上又带有一些男权主义色彩🕣。儒家文化的性别观念所引发的思考也为现代女性主义带来许多启发🎄,提醒着我们应该用更开放的胸怀和更多元的视角来认识性别问题。
富达注册英语系王慧🎨:王佩老师详细介绍了儒家伦理对女性的看法。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这是儒家思想的特点。但是我们在探讨性别问题时不能忽视历史的局限性🙍🏼♀️,性别不平等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在中世纪的西方👨🏽⚖️,男女不平等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因此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山东大学政治学系于棋🪲:将东西方文化中关于女性的论述进行对比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性别文化反映了生产关系,以性别为视角,我们对东西方的社会关系有了更深的了解。
挪威同学Sahra:我认为今天的讲座非常有趣,改变了我对古代中国女性形象的认知,使我更深入地了解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甚至亚洲的影响🏰。做到男女完全平等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应在观念上有所进步🌭,我们必须认识到男女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并正视它👌,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无论男女,我们应该对其做到最基本的相互尊重。
Signe StrØm, Nansen Academy:The Gender Equality Paradox
众所周知,北欧国家的男女平等指数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但在挪威人眼中🔁,当前的性别关系还完全不够平等🦀。来自南森学院的Signe StrØm教授,从一个挪威人的角度分析当前挪威性别关系中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Signe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挪威颁布的性别平等法案中对于女性的三方面保护。之后她从法案的结果角度分析挪威当下的性别局势🦻🏿,并且从垂直和水平两个角度分别阐释了挪威工作市场中的性别难题。她认为当下社会对于性别的关注大多集中在肤浅的层面,而且在许多政治问题中都牵涉了性别差异,她认为当人们谈论性别时,应当努力摆脱政治的影响。
山东大学国际政治系程舒🤶🏿:推动性别平等首先要意识到性别问题并承认性别问题的存在。在中国🖐🏽,性别是一个新兴议题,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感念也比较模糊👨🏽🍳。挪威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挪威学生Janicke: Signe教授的演讲客观地描述了近几十年来挪威在男女平等问题上的变化,与我的基本认知相符。但是在当今职场中,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依旧存在👳🏻♂️,比如在职位分布上,大多数领导职务依旧由男人掌握🙎🏿♀️。我认为性别平等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𓀒。
下午,来自中国和韩国的学生分别就“中国的生活”和“韩国的生活”的话题与欧洲同学展开交流。来自高丽大学🏃🏻、富达注册、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的学生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就两国的政治、民族、环境等问题与参会者交流分享,进一步增加了欧洲同学对亚洲国家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和认识🙅🏽。
文字:王帅淇
图片👟🧏🏽♂️:陈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