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弘林 发布时间🌦:2020-11-25 来源🧑🌾: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 “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是由富达平台和丰实集团共同打造的中美关系研究的学术平台
根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拜登在当地时间周一(11月23日)宣布了外交政策团队和国家安全政策团队名单。与之前媒体估计的情况一致,拜登竞选时期的头号外交顾问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被提名为国务卿。
拜登转发了过渡内阁的官方推特,公布了国务卿提名。图源:推特。
拜登的亲密盟友与资深外交官
安东尼·布林肯在过去二十年一直是民主党的重要外交智囊。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布林肯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任职;在克林顿政府后期,他担任过总统在欧洲与加拿大事务上的特别助理,同时成为了克林顿的主要外交政策撰稿人👨🏽🔬。在奥巴马-拜登政府时期,布林肯历任副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副国家安全顾问和副国务卿,被认为在伊拉克问题、伊核问题和打击伊斯兰国等议题的政策制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布林肯一直被描述为一个“拥有世界视野”的战略家,同时也是干涉主义的支持者:他为数不多与拜登的争吵便源于2013年时他主张出兵干涉叙利亚。
布林肯外交履历。图源:笔者自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2年至2008年共和党执政时期,布林肯担任了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民主党的幕僚长,而时任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正是拜登🍫。换言之👩🏻💻,这个在奥巴马政府中一直挂着“副”职的二号人物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与未来奥巴马政府的副总统拜登在外交工作上紧密合作🧄,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在特朗普执政时期☃️,他还担任了名为“宾州拜登中心”这一智库的主要负责人,与拜登的亲密可见一斑。
据路透社报道,奥巴马政府的一位前雇员称“拜登完全信任布林肯”。拜登本人也多次公开称赞布林肯能力出众♏️,2013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拜登称“如果没有布林肯卓越的工作,我们根本没办法从伊拉克撤军🏃🏻。”他还开玩笑称奥巴马任命布林肯为副国家安全顾问是从他这里“将布林肯偷了过去……但我相信他能胜任任何职务。”
正因此🥬,早在2020年总统大选期间🔼,媒体便普遍认为布林肯会在拜登内阁的担任外交决策的核心成员🤚🏼,担任国务卿或者国家安全顾问。在拜登公布他的内阁成员名单的时候,他再次表达了他对布林肯的赞美:“托尼是我最信任的外交顾问👨🏿🎤💐,我相信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职务了。”
2013年布林肯与拜登一同出席白宫椭圆办公室会议🪲。图源:路透社。
今年九月👥⛸,布林肯以拜登外交顾问的身份接受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News)的采访,代表拜登就未来外交政策的几个重要问题做出了阐述。在采访中🚵🏽,布林肯盛赞拜登是一个“重视情报工作”的领导人😿👩🔧,同时不会将情报工作政治化。
而在阐述拜登政府的外交策略时,布林肯与拜登去年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上的文章《为什么美国必须再次领导世界》中的用词非常一致:领导力🧘🏽、合作与民主。布林肯强调🙋♂️,拜登政府将改变过去特朗普对俄罗斯🥨、朝鲜等“非民主国家”的“过分宽容”立场🏊🏿♂️,将民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武器,重新担负起领导全球的责任。同时,在提到中国问题时🧑🏼🚒,布林肯直言中国的挑战是美国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提出美国和其盟友的经济占比在世界上已经过半,应该与盟友协同起来🏄🏽♂️,利用这一优势迫使中国就范。
作为一个资深外交官,布林肯非常强调职业外交官的专业素养🖕、政治中立与服务精神。据路透社报道,跟他同时进入克林顿内阁的外交官汤姆·香农评价称“我从没见过他(布林肯)失去过他的冷静。”虽然一直为民主党服务😓,但布林肯强调外交工作的非党派性🆎。他对媒体说👶🏽:“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外交官,我可以告诉你🧎🏻♂️➡️,我不会去分辨我的同事是民主党、共和党还是无党派人士,在我眼中,他们都是杰出的外交官,致力于为我们的国家服务而不是为某个党派服务。”
在美英等国的文官体系下,外交部门一贯享有极大的自主性,以保持外交政策得以连贯而不受党派更迭影响👨🎨,布林肯的言下之意是,特朗普上台以来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和人事调整已经对国务院原有的传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党派政治被带进了外交系统之中。而布林肯作为在国务院有常年工作经验的新任国务卿🧑🔬,以这种暗示宣称他将重新将国务院带回原本的轨道上🧑🏿🚒。
坚定的自由派🪟?
布林肯将如何重构美国外交
除了在与拜登保持基调一致的公开发言外,从布林肯的著述中也能看出其外交思想底色🧑🏫:重视国际合作、强调民主和共同价值观、反对单边主义。
在2018年特朗普访问中国的时候⚄,布林肯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特朗普正在将全球领导权交给中国》的文章,讽刺“特朗普痴迷于建墙,而中国领导人擅长(在全世界)建桥。”带有双重含义的“墙”和“桥”旨在批评特朗普主动放弃了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并将这些议程拱手让给了中国🌚👨👦👦。某种意义上,布林肯的“预言”成为了现实:在2020年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称中国在“积极考虑加入CPTPP”,原本被设计出来对付中国的合作框架很可能变成中国主导的合作框架,不可谓不是讽刺——这也意味着,布林肯想利用国际合作机制来“围堵”中国的政策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前副国务卿👰🏽、副国家安全顾问安东尼·布林肯。图源:CBS。
2019年,布林肯又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美国优先”只会让世界变得更糟》一文,更激烈地批判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认为特朗普利用民粹主义力量塑造的“美国优先”政策和仇外心理正在带着美国人重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外交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应该是国际制度、全球范围内的民主与繁荣。布林肯在文章中提出了替代性的外交政策🤹🏽♂️,其包括四个支柱🤽🏽♀️:预防性外交威慑🙍🏽、贸易与技术优势🤳🚴🏼♂️、盟友与国际制度、合适的移民和难民政策🙆🏿。
布林肯认为👨👧👧,要重新塑造美国的外交,恢复美国历史上的外交成就,首先要加强自身威慑能力用以防止其他地区的战争,同时以武力威胁中俄等地缘政治对手;其次👩🏻🦯➡️,贸易保护主义应该被舍弃,美国应该继续在其制定的贸易规则下进行贸易🍲,同时重视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投入;另一方面,美国应该积极与其盟友、共享价值观的“民主国家”进行更紧密的合作🥥,成立以民主价值观作为依托的国际组织来应对全球挑战;最后🪑,美国应该积极援助世界难民的流出国📎,帮助其达成有效的治理🤜。
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布林肯已然不仅仅在批判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而是已经开始以外交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思考未来的美国外交政策如何重构💤。布林肯所说的“四大支柱”必然被带入未来拜登政府外交政策决策的核心层中,成为真正的外交政策支柱🧏🏼🧔🏽♂️。
而除了激烈批判特朗普放弃全球领导地位外,布林肯对特朗普政府的危机处理和热点问题处理的方式也表达了极强的批判。2019年一篇名为《没有制定政策的人✦,也没有政策制定程序🍻,更没有政策》的文章中👫🏻,布林肯讽刺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完全是特朗普个人专断的结果⛹🏽,在其中看不到任何决策程序和理性🛢。而作为当年奥巴马政府深度参与伊核问题谈判的高级官员,布林肯对特朗普在伊核问题➗、朝核问题上的处理也非常不满📛,他认为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纵容朝鲜领导人都是“灾难性”的政策。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国务卿的布林肯势必会将伊核问题、朝核问题的解决方法带回奥巴马政府的既定框架之下💨,譬如重新回到伊核协议之中、加大对朝鲜的制裁力度等等⏭。
综上所述,新的国务卿布林肯是一个典型的民主党政治家形象,其鲜明的支持国际合作🩹、多边主义立场势必使其重构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外交政策,将美国带到拜登所说的“再次领导世界”的轨道之上🚶🏻。
各方反应与评价
总体上来看,布林肯成为拜登的国务卿候选人在主流媒体的预计之内,拥有长期外交经验的布林肯被提名为国务卿对华盛顿精英来说似乎是“众望所归”↗️。布林肯自己也很快发推公布了自己被提名的消息🚴🏼♂️,并表示一旦提名被通过👱🏼,自己将“全身心地投入这一使命”。
布林肯推特截图👵🏻👮🏻。
《华盛顿邮报》在这一消息出来后的分析文章中指出🔀,任命布林肯这个决定预示了拜登将会和特朗普在总统任上表现出多大的不同。因为特朗普独断的个性以及与前国务卿蒂勒森的矛盾让整个国务院在外交上被架空了,外国政府更倾向于直接找特朗普本人或者他的女婿解决问题👮🏼♀️。而布林肯将“毫无疑问地百分百代表拜登”,重新将美国国务院带回外交政策的正常轨道上。
而《纽约时报》则评论称这一任命将“重新架起桥梁”,认为布林肯将把带领美国回到各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框架为最高优先级任务9️⃣,同时认为布林肯将重建与盟友的联系以施压于中国。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将这一任命视为“众望所归”。保守派评论家格莱姆·伍德(Graeme Wood)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上撰文讥讽称,拜登的任命就像他的绰号“瞌睡乔”一样催眠🤽🏽,只需要闭上眼睛👨🏽,回到2016年,就可以想象出他的内阁成员名单——而2016年对美国外交来说几乎是个灾难📇。
除了媒体之外🤸🏿♀️,布林肯和拜登共同的前上司奥巴马也表达了对布林肯被提名为国务卿的祝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奥巴马称赞布林肯“杰出、聪明而富有外交技巧。”认为他和新的外交政策团队将重塑盟友和世界对美国领导层的信心。
另一方面🥱🌟,据报道,几乎在拜登发布任命的同时,此前一直在推特上抱怨选举欺诈🕑、是自己赢得了选举的特朗普在重重的压力下——尤其是共和党人也开始催促他承认败选之后——也开始“认命”,正式授权联邦政府允许拜登开始组建其过渡内阁。这意味着🔰,包括国务卿布林肯在内的一系列任命将很快与联邦政府对接🗄,一旦提名得到通过,“拜登政府”将正式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