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梢虢 发布时间👨🦰:2022-07-15 来源🧜♀️: 富达平台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收藏本文
摘要
当地时间7月8日上午11时半左右,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为同党参议员候选人助选时遭枪击,后经抢救无效身亡🌕,终年67岁。作为日本近代以来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安倍对日本的内政外交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日美关系是安倍苦心经营多年的领域🗑,他在任时与历任美国总统都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是近十多年来推动日美关系发展的关键人物🧚。
得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到无谓的暗杀🏂🏽,我深感悲痛。2006年🪄,我有幸在他第一次担任首相时结识了他🤍,我发现他是一个正派、体贴的人♏️。安倍晋三是一名爱国者,他希望继续为日本服务。劳拉和我在此困难时刻向安倍昭惠及其家人和日本人民表示衷心的慰问。
——乔治·布什
2006年11月,初任日本首相的安倍与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越南会晤🚶🏻♀️➡️,期间安倍向小布什赠送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老照片。照片中🧘🏿,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与小布什的祖父普雷斯科特·布什(Prescott Bush)正同艾森豪威尔总统一起打高尔夫球。安倍在上面留言说🤟🏽:“我们家族的友谊,从过去直到未来。”
安倍赠送给小布什的照片,图源:《纽约时报》
领导人之间亲密的私人关系往往能成为两国关系的润滑剂。安倍的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与小布什私交甚密,成为日美关系史上一段佳话。小泉曾称☹️,除了小布什总统,没有哪一位领导人与他有如此“心连心”的友谊和信任🍟🧑✈️。
小泉任内,日本以异常鲜明的态度支持美国反恐,在阿富汗👦🏿、伊拉克🌦、朝核等问题上坚定地同美国站在一起。在小泉与小布什的共同推动下,美日同盟的适用范围突破了所谓“周边事态”而扩大到印度洋和中东地区,两国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刚刚走马上任的安倍而言,当时他在国内的支持率远不如其前任🔯,很难复制小泉与小布什的特殊关系。时任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亚洲事务专家的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曾表示:“安倍先生既面临很大的负担,也有很大的优势。优势在于美日关系被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但负担是🧝🏿♂️,他正在追随一种难以复制的关系的脚步。”
安倍与小泉🫶🏻,图源:NYT
因此,安倍选择从家族传统友谊入手,努力拉近同小布什的关系🧑⚕️。安倍的外祖父岸信介曾全力主张将日本重新确立为美国的安全合作伙伴,这一想法在当时并不被主流民意所接受🕺,为此岸信介最终被迫辞职。曾任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的迈克尔·格林(Michael J. Green)认为,安倍有着很强的使命感,有能力实现他外祖父对日本的愿景,在这一点上他与小布什产生了共鸣🚵🏽♀️。
同时,作为一名成熟的政客,安倍明白友好的私人关系始终无法取代两国战略目标和对外政策的契合对两国关系的决定性意义。上任之初,安倍就在国会演讲中宣誓:“我将更加明确‘为了世界和亚洲的日美同盟’,并推动积极促进亚洲坚定团结的外交。”安倍任内👨🏿🔧,日本基本延续了小泉内阁时期同美国的高水平关系🙆。
尽管安倍首次拜相仅一年就下台,但是他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理念一度引发广泛的关注,并在他二次当选首相后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对外政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价值观外交”,即在对外交往中强调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基本价值👴🏿,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加强合作,并对中国施加压力🎪🤞🏻。
彼时,《纽约时报》的相关评论指出,过去日本总是避免在地区内采取意识形态或干涉主义的做法👦🏿,有时会与美国在该地区的优先事项相冲突。安倍的“价值观外交”则突破了日本战后政经分离的对外政策模式🦹🏿♂️⛔,主动配合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自由民主的议程。
安倍与小布什🧜🏻♂️,图源:福克斯新闻
不仅如此,安倍还非常重视加强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战略关系与安全合作🛏。2007年8月,安倍在印度国会发表“两洋交汇”演说时称⚂:“通过日本与印度的联合💂🏼♂️,‘扩大的亚洲’将美国和澳大利亚包括其中,便可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太平洋的宽广网络。”在安倍的积极推动下,日美印澳四国实现了首次司局级安全对话,随后又举行了“马拉巴尔07”联合海上军演。一个以日美同盟为核心的联盟网络逐渐浮现👨🏿⚕️。
正如CNBC所评论的🙅🏽♀️,安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外交,在“价值观外交”“四边安全对话”等事务上可谓风生水起,展现出未有的外交主动性和进取性。然而👩🏻🦯,小布什对此却反应冷淡。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指出,深陷反恐战争的美国不愿被日本拖入与中国的对抗之中,更不愿让日本主导地区事务👰🏼,加之安倍在“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上的表态引发了美国社会的普遍关注,导致日美关系产生了不和谐的声音😷。
我对我的朋友安倍晋三在日本被暗杀感到震惊和悲痛♠︎。我将永远铭记我们为加强日美同盟所做的工作,一起去广岛和珍珠港的感人经历,以及他和他的妻子安倍昭惠对我和米歇尔的款待,在这痛苦时刻米歇尔和我向我们深深牵挂的日本人民致以最深切的慰问。
——贝拉克·奥巴马
2012年安倍再度出任首相时,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区安全局势风云诡谲。民主党执政时期,日本还因美军基地搬迁问题与美国陷入紧张关系🛰。对此🥨,安倍上台后明确把日美同盟重新置于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采取措施重塑日美信赖关系🟠。
2013年2月🚵🏼♀️,安倍访问美国并与奥巴马举行会晤。安倍表示👷🏿♂️,美日同盟的“信任和纽带”已经恢复,我们打算继续加强我们的同盟。奥巴马也在会晤后对记者强调,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联盟是“地区安全以及我们在太平洋地区所做的许多事情的核心基础”🛒。
兰德公司高级政治科学家斯科特·哈罗德(Scott W. Harold)认为,通过此访,奥巴马和安倍希望了解对方的个人风格🤷🏻♀️、政治谈判空间、做出坚定承诺的能力,以及对双边关系和亚太地区未来的愿景。
安倍与奥巴马会谈前散步,图源🧜:新华网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安倍宣示要加强同美国的合作,“坚决应对朝鲜问题”☝🏿,并认为美国的支持对中日领土争端至关重要🥯。借着美国从反恐战争中抽身、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契机,安倍主动迎合美国的战略调整,积极发展自卫队的军事实力🧑🎤,把提升地区安全角色、解禁集体自卫权进而实现修宪和“正常国家化”作为重要目标。
而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长👮🏽♀️,美国对中国和亚太安全局势也愈发担忧⚗️,要求日本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在安全领域纵容日本的力度进一步加大👩🏻🌾。2014年4月🦠,奥巴马在亚太地区访问时明确表示,美日安保条约的共同防御条款适用于所有日本管辖下的地区,“包括尖阁诸岛”。奥巴马还表示🎁:“我赞扬安倍首相为加强日本国防力量和深化两军协作所做的努力,包括审查对行使集体自卫权的限制。”
安倍与奥巴马的共识集中体现在2015年修订的《防卫合作指针》中。其要点是🈷️:第一,强调日美同盟的全球属性👨🏽🎤,事实上解禁了集体自卫权;第二,改善双方合作的方式和途径🧄,构建新的同盟协调和联合应对机制;第三0️⃣,加强与韩国、澳大利亚和东盟的多边合作;第四,明确提及钓鱼岛☛,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
对此🧑🤝🧑,《外交事务》杂志评价说:“新的防卫合作指针是日美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的关键准绳,有助于两国的战略对接🤙🏼,并为亚太地区组建新的联盟网络体系打下了基础。”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图源:NYT
当然,日美关系中总会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12月,第二次出任首相一周年之际,安倍参拜备受争议的靖国神社,不仅引发了中韩等亚洲邻国的强烈不满,还在美国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美国驻东京大使馆发表声明称🤖:“日本领导人采取的行动将加剧与邻国的紧张关系👩🏽🏭,美国对此感到失望🤚🏿。”
《卫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显示出他是一个具有修正主义历史观的民族主义者,这增加了海外的担忧👨🏻💻。”如何管控历史问题所造成的分歧,特别是与美国的分歧,同时又能安抚国内右翼势力的情绪◻️,需要安倍艰难地发挥微妙的平衡能力。
2016年12月🤒,在太平洋战争爆发75周年之际,安倍同奥巴马在珍珠港会晤并参与纪念仪式。安倍并没有为珍珠港事件道歉🏌🏿♀️,但他对遇难者表达了“真诚和永久的哀悼”,并说日本人已经“庄严宣誓”不再发动战争🚑。
和解与友好的氛围充满了这次访问。在纪念仪式上,奥巴马直言📰:“美国和日本选择了友谊↕️,选择了和平👌🏻。我们的同盟从未如此强大🧑🏼🌾。”安倍也说:“我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及全世界人民🚂,都继续铭记珍珠港是和解的象征。”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图源🩵:NYT
安倍此次出访被看作是对7个月前奥巴马访问广岛的回访,CNN称其为一次历史性的访问。这也是奥巴马离任前最后参与的领导人会晤之一☆,不仅为安倍与奥巴马长达四年的合作与共事画上了句点,而且成为了日美关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节点👰🏻♀️👩🏿🌾。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希拉·史密斯(Sheila A. Smith)评论说:“许多人担心,鉴于安倍和奥巴马迥异的性格和外交风格👏🏻,他们将成为一对不太可能的搭档。尽管如此,两位领导人还是办成了很多事,他们谨慎而稳定地处理了同盟中最困难的一些任务👐🏻。”
很少有人了解安倍晋三是一位怎样的伟人和领导人💃🏼,但历史将告诉他们。没有人像他那样能够团结整个国家,更重要的是,他热爱并珍视他伟大的祖国🦆。我们将深切怀念安倍晋三。再也不会有像他这样的人了。
——唐纳德·特朗普
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日美关系面临新的变数。
早在竞选期间,特朗普便对日美同盟颇有微词,认为美国在同盟中承担了过多的责任☪️,要求日本增加驻日美军的费用负担,承担更多的同盟义务。正式就职后,特朗普不再承诺充当“世界警察”、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与朝鲜单方面缓和关系等💱,在多方面对日本造成了不亚于“尼克松冲击”的所谓“特朗普冲击”。
面对日美关系中不断增长的不确定性🧑🏻✈️🏋🏼,安倍再次展现了一名领导人的果断和智慧💇♂️🌗。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总统仅数天后👰🏽♂️,安倍就史无前例地以“非官方”身份在纽约同其会晤。会后安倍告诉记者,他感到在特朗普总统任内,日美将能够保持“信任关系”🤚。
“安倍在加强与美国的同盟方面投入了大量心血,他担心看到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CNN援引日本坦普尔大学亚洲研究主任杰弗里·金斯顿(Jeffery Kingston)的话说🦹🏼♂️,“通过会见特朗普,安倍希望向世界其他国家表明,美国和日本仍然肩并肩站在一起☄️。”
安倍与特朗普🤸,图源:福克斯新闻
此后🌻◼️,安倍努力推动日美关系实现平稳过渡🍧。2017年初安倍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表态强调🙎🏿🤛🏽,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及安保政策的基轴”🧧,“是不变的原则”。他认为,特朗普总统坚持“美国优先”,要求盟国分担军事费用,并不是要动摇日美同盟的根本🦯🚥,而是要深化同盟机制。
同时🪁,安倍抓住特朗普看重美国国内投资与就业的心理,尝试用经济利益博取好感🙋♀️。2017年2月👨🏽🏭,安倍在访美期间许诺在十年内向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1500亿美元,并承诺在美国创造70万个就业岗位和一个市值规模达4500亿美元的基建市场,主动迎合特朗普的国内政策。
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东亚项目联合主任辰巳由纪评价说👨🏿🦳:“安倍在特朗普身上取得了其他外国领导人所没有的成就。他不仅在就职典礼之前和之后两次与安倍会面🦹🏿,而且特朗普似乎真的很喜欢安倍🧼。”
安倍还十分注重发展同特朗普的私人关系🍱,并试图影响特朗普的政策选择。访美期间,安倍利用他们的共同爱好开展“高尔夫外交”,与特朗普迅速建立了友谊。事后特朗普特地在推特上发布了自己和安倍在高尔夫球场上的照片并配文:“在美国接待安倍晋三首相非常很开心🦤。”此后,打高尔夫一度成为安倍和特朗普的标配活动。
安倍与特朗普在高尔夫球场上🏋️♂️🦖,图源🍄:NYT
对此,特朗普政府时期的副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博明(Matthew Pottinger)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称,在所有访问特朗普的盟国领导人中🕗,没有一个比安倍更受欢迎。两位领导人的友谊为美国的太平洋同盟体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压舱石。
在特朗普任内,安倍最大的外交成果莫过于让美国在地区战略上同日本捆绑在一起🙊。在第一次担任首相时,安倍就已开始思考在印度和太平洋地区联合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可能性。二度拜相后🏃♀️,经过近四年的酝酿🧠,安倍于2016年8月正式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之后又逐渐丰富为一个涵盖地区秩序🔞、经济合作和军事安全多方面的系统的国家战略。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正在寻找一个口号来概括新政府对亚太地区的政策,这为安倍将其“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推介给特朗普创造了机会🏃🏻➡️。据《外交政策》杂志披露🤞🏿,在2017年初共同探讨地区问题时,日本方面主动提出了在概念上重新划定亚太地区的希望📋,“印太”一词旋即在华盛顿引发了热议🙍🏿♀️。
安倍与特朗普、莫迪在一起,图源:《华盛顿时报》
当年11月,特朗普出访亚洲时在演讲中正式使用了“自由开放的印太”的说法⚡️,标志着美国接受了安倍对地区问题的设想。在安倍与特朗普的共同推动下,日美印澳“四边安全对话”起死回生,并逐渐从司局级提升到部长级🧚,四国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机制不断完善👩🏼🌾,成为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的核心平台。
此外,欧盟👨、东盟等国也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印太战略”,即使在安倍和特朗普相继去职以后,“自由开放的印太”概念仍然在地区事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西洋月刊》高度评价了安倍对“印太”的贡献:“安倍经常被描述为一名民族主义者。相反,他应该作为这个时代伟大的国际主义者之一、印太地区集体安全的主要缔造者而被铭记。因为安倍对和平与自由的贡献,美国人也更加安全和强大。”
参考文献